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儿童心理学
30~36月龄儿童对他人视、听、触觉信息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
2~4岁儿童在分配情境下的公平敏感性
学前儿童道义推理发展特点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分离焦虑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家庭弹性的调节作用
学校气氛对留守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习品质的中介作用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歧视知觉、社交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城区流动儿童自卑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应对灵活性的中介效应及箱庭个案研究
幼儿同伴关系网络的多层次测量
母亲、幼儿分离焦虑与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关系研究
违规情境中4-9岁儿童自我展示的发展
关系语言对学前儿童类比推理的影响
哭声的婴儿图式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心理时间旅行
3-6年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3-6岁幼儿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感觉统合训练与父母教养方式干预对ADHD倾向的学龄前儿童的影响
4-6岁学龄前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展研究
在不同条件下母亲教育水平对其社会化目标的影响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情绪调节困难儿童社会技能成效研究
小学生同伴交往动机、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
“家长反应训练”模式在早期干预中的实践研究--聚焦9-12个月社会性异常婴幼儿的发展
长沙市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绘本为主的读书治疗对小学中年级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
元认知策略教学对小学中高年级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干预研究
摘要策略与心智绘图对小学低阅读能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效应之干预
4岁幼儿执行功能与语言能力关系研究
留守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与学业延迟满足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注意力障碍儿童的课堂注意特点以及教师应对方式研究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问卷编制和现状分析
5-6岁幼儿助人行为的认知研究
低年级小学生学业情绪教师评定问卷编制的研究
小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的编制--基于IRT展开模型
小学儿童自豪情绪非言语行为表达的发展及具身自豪情绪对任务坚持性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班主任风格与10~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乐观、社交自我知觉与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
广西就诊艾滋病儿童心理问题现况及个体化心理干预的研究
童年中后期的性别隔离现象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因果链长度和情境因果性对3~5岁幼儿反事实推理的影响
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视空间表象的对比研究
中小学生创造态度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
儿童期虐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与自尊的中介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功能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
高年级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控制的关系
小学生校园欺凌旁观者的行为与共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3-6岁幼儿公平认知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个案干预研究--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现状及其干预研究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与干预研究
父母家庭表露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及其焦虑的关系研究
父母心理攻击对流动儿童自信心的影响及其教育启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