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写作学与修辞学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兼议《阿Q正传》的两个英译本
德国功能派翻译伦理观
符号学意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英语诗歌翻译为例
论林纾的文化误译在中国文学近代转型中的无意识贡献
文化翻译中文化因子的流失、过载与沉降
语言与权力:权威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论词汇空缺的翻译策略
翻译中语境的跨文化操作机制
翻译的认知过程及其在商业翻译中的体现
交际翻译理论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文学翻译--析《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译本
诗歌翻译中的平行和变异--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前景化特征
诗歌意象翻译的移植和改写--以李白诗歌意象英译为个案研究
英汉公司年度报告中致股民信的语类研究
《京华烟云》:姚木兰话语翻译研究--以“人际功能”为理论模式
英汉谚语的概念隐喻及其性别文化研究
翻译过程中幽默误读的语用顺应--以《威尔和葛蕾丝》中的幽默翻译为例
论文化转向在外事翻译语境中的体现
翻译的迷失--关于汉英公示语的翻译
主述位结构和主位推进理论在招标文件翻译中的运用
德国功能派译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从释意理论看交替传译译员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论翻译过程中的思维
来自庞德的启示:意象翻译与均势文化交际
后殖民语境下对“忠实”翻译标准的重铸
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
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
政治激情与隐喻--1949-1966十七年间英美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演讲话语象征性互动研究
当代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新进展
体裁互文性研究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
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1979-2007年中国译学研究
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
批评性语篇分析修辞视角研究
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
猜测与反驳--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研究
论译者风格批评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
吉尔模式下谈跨文化因素在口译中的处理--一项基于新疆特殊文化背景下的口译研究
专业口译员的培养和口译市场的职业化--中国面临的一艰巨任务
从翻译美学角度探讨小说翻译中对话美的再现--兼评《傲慢与偏见》的译本
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以沙博理英译《水浒传》为例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围城》中的讽喻翻译
句法象似性与前景化语篇的文体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审美心理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研究的伦理学视角初探
从翻译批评的视角看公司网页的误译
浅谈关联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论图式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运用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