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写作学与修辞学
论翻译文本之外的意识形态与诗学操纵--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中译观照
包装在口译质量感知中的作用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信息文本的翻译
有稿同传中的经济原则
概念隐喻在针对大学生的演讲辞中的应用--以美国总统在大学的演讲辞为语料
从互文性视角看交替传译中的信息传递
译者主体性之文化误读--以《道德经》的英译为例
电话口译质量初评
从工作记忆视角论同声传译
同传培训的质量监控
图式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的应用
英汉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跨文化视野中严复翻译理论的价值取向
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重新解读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
修辞与合作
广告中的修辞人格
詹姆斯·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
隐喻的意识形态力—布什和胡锦涛的政治演讲语料的个案分析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变译现象--兼评《嘉莉妹妹》的两个中文译本
多人会话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重思翻译腔--鲁迅翻译研究的整合模式
音系隐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从阐释学视角论梁实秋的翻译风格--以《温莎的风流妇人》为例
转喻和隐喻在情感范畴中的互动
奈达翻译理论评述误读误译二三例
翻译的意图性--以《当你年老时》诗歌为例
广告语言的说服策略研究
法律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论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中国和新加坡景点介绍体裁的对比分析
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和引言的体裁关系:同一学科中的差异
中英硕博论文致谢体裁的对比分析
叙述文体学—理论建构与应用
林纾《黑奴吁天录》翻译之合法性探讨--一种哲学阐释学的研究
转喻及其语篇功能
释意理论观照下的“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译
移就的意义建构--以《红楼梦》中的韵文为个案研究
认知视角下英汉烹调隐喻对比研究
杂合:归化与异化的必然结果
叙事与个人隐喻特征--基于《薛玉良日记》的个案分析
中美次贷危机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政治隐喻的历时分析--基于《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的研究(1978-2007)
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
幽默欣赏与概念整合
从语用学视角看歧义与翻译
商标翻译——跨文化交际视角
变译理论在实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吉迪恩·图里及其描述翻译学研究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