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两种生防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特性研究
稻显纹纵卷叶螟与稻纵卷叶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油菜抗根肿病品种主要生化指标及转录组分析
乙烯在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中的作用研究
马铃薯3个青枯菌效应蛋白功能研究
大豆疫霉对氟吡菌胺和苯霜灵的抗药性研究
水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路径分析--基于农户采纳行为视角
稻纵卷叶螟气味结合蛋白的功能分析
黄萎病抗性相关拟南芥突变体的生理和遗传特性分析
水稻二化螟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茉莉酸路径与脂转运蛋白GhLTPd在棉花ssn突变体类病斑形成中的功能研究
甘薯病毒病害SPVD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品种筛选
马铃薯E3泛素StPUB17靶标StKH17在晚疫病抗性中的功能研究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产量及抗病性影响的研究
山西藜麦病害发生种类及黑秆病病原的研究
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资源筛选及其抗病基因组成鉴定
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机制及安全性评价
马铃薯疮痂病的分离和检测体系构建
马铃薯抗黄萎病Ve基因的定位与连锁标记开发
土壤镰孢菌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
来源于茶拟盘多毛孢的一个新金色病毒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SsHADV-1影响核盘菌侵染油菜机制的解析
湖北省烟草赤星病病原学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刺肩蝽Thanatin抗菌肽基因对烟草青枯病耐受性影响
稻瘟菌去泛素化酶MOUBP14的功能研究
NtRNF217基因调控烟草抗青枯病的机制及其药剂诱导效应
中南半岛前期气候条件对中国南方水稻主产区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及其预测
稻瘟菌及其杀菌剂靶标CYP51对三唑类抑制剂的敏感性差异机制分析
烟草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
小麦兴资9104成株期抗条锈病的分子机理
Retromer复合体在稻瘟病菌和禾谷镰刀菌中的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LxAR蛋白MoLLE1、MoLLE2、MoLLE3功能初探
我国小麦白粉病越夏区划分析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1和MlHLT遗传作图和物理定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Ⅲ型效应因子功能的研究
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IW170物理图谱构建和粗山羊草2DS同源区域比较分析
本氏烟中重组大豆花叶病毒的致病性,RNAi的反致病性和大豆中RNAi介导的大豆花叶病毒广谱抗性研究
水稻抗稻曲病QTL定位及抗/感品种响应稻曲病菌侵染的表达谱分析
PVY HC-Pro和CP蛋白与烟草叶绿体蛋白互作的生理功能研究
稻瘟病菌中MoVPS17基因的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中己糖载体蛋白基因MoRco3与MoSnf3的功能分析
甘薯蔓割病水培鉴定体系的建立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
纹枯病菌对寄主侵染的选择性机制初步研究
荆州黑麦染色体2R和6R物理作图与抗白粉病基因区段定位
水稻纹枯病菌效应因子筛选与初步验证
亚磷酸盐对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和机理的研究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抑制水稻DNA甲基化引起分蘖增多症状
基于Y2H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k与其相应无毒基因AvrPik的互作研究
福建省稻瘟病菌田间菌株FJ81278ZB15特异分泌蛋白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初探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