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番茄抗病蛋白Sw-5b自抑制与激活的调控机理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番茄斑萎病毒核衣壳蛋白胞内运动和移动蛋白胞间运动机制研究
大豆疫霉效应子PsCRN63调控植物先天免疫及细胞死亡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
南方根结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核盘菌SsNR基因调节其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的功能研究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参与5S rRNA剪切的核糖核酸酶的鉴定
拟南芥sas1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抗病机制的探究
NtWRKY40与人工miRNA及asODN技术在植物抗病毒中的应用
核盘菌蛋白激发子同源物SsPemG1的功能分析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红色荧光蛋白标记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监测及对吡唑萘菌胺和四霉素的敏感性
三种挥发性化合物对山东地区灰霉病菌的毒力及作用方式研究
防治两种葫芦科作物根结线虫病施药方法的优化
番茄褪绿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应用及肥城桃2种病毒的鉴定
镰刀菌活体细胞SiC量子点荧光标记及成像示踪研究
烟草内源性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成分研究
CMV复制相关寄主因子的蛋白组学研究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和马铃薯X病毒的协生作用及二者侵染本氏烟的转录组学分析
6K和P3N-PIPO蛋白调控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复制和移动的分子机制
多小RNA组合介导的对PVY~O与PVY~N抗性比较研究
大丽轮枝菌VdCPMO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超敏蛋白对烟草蚀纹病毒的防治研究
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与AtVOZ1和AtVOZ2互作并延迟拟南芥开花
秦、豫、黔等省煤污病病原菌多样性研究
YajQ家族c-di-GMP受体蛋白XC3703、Smlt4090及根癌农杆菌T6SS衔接蛋白Atu4349结构及功能的研究
大丽轮枝菌VdLa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陕西、贵州两省煤污病病原菌多样性研究
煤污病病原真菌比较和进化基因组学及外寄生机制研究
寄生疫霉菌小RNA多样性及其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探索研究
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刀菌的作用机制研究
芜菁黄化花叶病毒P69症状决定子作用机制与拟南芥NRPC7调控MIR基因转录机制研究
Hpa1蛋白质N端序列与植物赤霉素对Hpa1诱导植物生长与抗病性的调控作用
南京几种植原体病害的鉴定及铜钱树丛枝病植原体致病机理的初步研究
两种不同测序方法对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的初步比较
方中达与植物病害研究
疫霉菌效应因子的植物靶标鉴定与功能研究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中腐胺HPLC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多胺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DNA条形码试剂盒在疫霉属和腥黑粉菌属检测中的应用及风险分析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研制
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对苯噻菌酯和咯菌腈的抗药性风险研究
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对两种呼吸抑制剂烯肟菌胺和氟吡菌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中Ⅵ型分泌系统功能的研究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致病关键基因eda的功能研究
湖南省旱稻孢囊线虫rDNA-ITS序列特征及基于I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苋菜活性物的提取及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粘质沙雷氏菌FS14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其Ⅵ型分泌系统翻译后调控蛋白和免疫蛋白的晶体结构
丝瓜和西葫芦病毒病病原检测及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山西省褐腐病菌种群结构及致病性研究
Ⅰ,稻瘟病抗性蛋白Pi36卷曲螺旋结构域免疫自激活的分子机理 Ⅱ,拟南芥广谱抗病蛋白RPW8.1与乙烯信号的相互调控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