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大豆疫霉效应子PsCRN63调控植物先天免疫及细胞死亡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主要符号与缩略词第12-14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4-43页
    第一章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及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第15-37页
        1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第15-19页
            1.1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基础第15-17页
            1.2 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植物的共进化第17-19页
        2 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第19-20页
        3 病原物的PAMPs与植物的PRRs第20-22页
            3.1 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第20-21页
            3.2 植物模式识别受体PRRs第21-22页
        4 病原物PAMPs触发的免疫反应PTI第22-31页
            4.1 配体与受体间识别第22-25页
            4.2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第25-30页
            4.3 PTI防卫反应第30-31页
        5 效应分子Effectors触发的免疫反应ETI第31-37页
            5.1 病原物效应分子第31-32页
            5.2 植物抗性蛋白第32-33页
            5.3 抗性蛋白与效应分子的识别第33-35页
            5.4 ETI防卫反应与信号通路第35-37页
    第二章 植物病原卵菌效应分子的研究进展第37-43页
        1 卵菌效应分子的分类第37-40页
            1.1 质外体效应分子第37-38页
            1.2 细胞质效应分子第38-40页
        2 卵菌效应分子的功能第40-43页
            2.1 RxLR效应分子的功能第40-41页
            2.2 CRN效应分子的功能第41-43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43-115页
    第一章 大豆疫霉效应分子PsCRN63与植物过氧化氢酶互作调控细胞死亡的机制第45-75页
        引言第46-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9页
            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第48页
            1.2 菌株的使用与培养第48页
            1.3 培养基配制第48-49页
            1.4 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第49-52页
            1.5 拟南芥原生质体表达体系第52-55页
            1.6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体系第55页
            1.7 酵母双杂交系统第55-56页
            1.8 辣椒疫霉接种第56-57页
            1.9 液相串联质谱(LC-MS/MS)第57页
            1.10 基因表达分析第57-58页
            1.11 DAB染色与过氧化氢检测第58-59页
            1.12 电解质渗漏率测定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72页
            2.1 PsCRN63或者PsCRN63/115的表达能够促进辣椒疫霉在植物中的侵染第59-61页
            2.2 PsCRN63与PsCRN115都能与烟草中的NbCAT1互作第61-65页
            2.3 PsCRN63与PsCRN115都能与烟草和大豆中的NbCAT1同源蛋白互作第65-68页
            2.4 PsCRN63影响过氧化氢酶蛋白质的稳定性第68-69页
            2.5 在烟草中PsCRN63促进过氧化氢的积累而PsCRN115可以抑制这一过程第69-70页
            2.6 瞬时表达CAT基因能够减轻PsCRN63引起的细胞死亡第70-72页
        3 讨论第72-75页
    第二章 大豆疫霉效应分子PsCRN63调控植物先天免疫及胞内二聚化的分子机制第75-115页
        引言第76-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8-89页
            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第78页
            1.2 菌株的使用与培养第78-79页
            1.3 培养基配制第79页
            1.4 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第79-82页
            1.5 拟南芥原生质体表达体系第82-84页
            1.6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体系第84页
            1.7 原核表达第84-85页
            1.8 拟南芥转化与接种分析第85-87页
            1.9 活性氧爆发与胼胝体沉积第87页
            1.10 基因表达分析第87-88页
            1.11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88-89页
            1.12 免疫共沉淀第8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9-111页
            2.1 PsCRN63抑制flg22诱导的PTI报告基因FRK1的表达第89-92页
            2.2 PsCRN63的329位赖氨酸为其行使功能所必需第92-93页
            2.3 PsCRN63不影响BIK1的磷酸化和MAPK的激活第93-94页
            2.4 PsCRN63 N端包含未知的蛋白修饰第94-96页
            2.5 PsCRN63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第96-97页
            2.6 PsCRN63转基因植物的抗性减弱第97-99页
            2.7 PsCRN63抑制flg22诱导的活性氧爆发和胼胝体沉积第99-101页
            2.8 PsCRN63影响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第101-102页
            2.9 PsCRN63转基因拟南芥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第102-104页
            2.10 PsCRN63能够通过反向连接的方式形成同源二聚体第104-108页
            2.11 疫霉CRN效应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反向连接的方式第108-110页
            2.12 PsCRN63的二聚化与PTI抑制活性紧密相关第110-111页
        3 讨论第111-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5页
附录第135-141页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141-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倾斜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技术及支架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厚煤层工作面煤壁破坏机理及其柔性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