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稻病虫害
西南稻区褐飞虱跨国境迁飞发生规律及个例数值模拟
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稻飞虱迁入的影响
恶苗病的田间抗药性及水稻三种真菌病害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Serotonin System Involved in Feeding Behaviour of Nilaparvata Lugens St(?)l(Hemiptera:Delphacidae)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5候选基因的研究以及microRNA测序分析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RS-2 Ⅳ型分泌系统致病机制的研究
宁夏水稻种质资源稻瘟病优势抗性基因的鉴定及分析
萧山区水稻病虫统防统治试验示范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基于稻瘟病菌内体分拣转运复合体的潜在药物靶标筛选
Bt水稻对稻飞虱影响的Meta分析及其对两种稻飞虱种间互作的影响
水稻白叶枯病原菌TAL效应因子激活宿主基因转录的分子机理研究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RS-2六型分泌系统致病机制的研究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在褐飞虱复制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低温对稻曲菌核形成的影响及稻曲病菌转化体系的探索
稻水象甲中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的感染动态研究
生态功能分子LK-7诱导的水稻抗虫反应及其初步机理
褐飞虱RNAi防治候选靶标-NlFoxN1基因分析与功能研究
稻曲病菌的侵染机制研究
褐飞虱化学感受蛋白的分子鉴定和功能分析
稻曲病菌侵染特性及产孢相关基因UvPRO1的功能分析
稻瘟菌核糖体蛋白L21(Rpl21)的生物功能分析
水稻条纹病毒编码的NSvc4蛋白致病机理研究
稻瘟菌CYP51活性空腔中非保守氨基酸与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水稻条纹病毒与水稻蛋白质互作研究
抗黑条矮缩病转基因水稻新品系的鉴定和感病植株转录组分析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蛋白与抗病毒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砜类候选药物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灰飞虱唾液腺中与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SV)传播相关蛋白的研究
氯虫苯甲酰胺对二化螟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湖南省褐飞虱迁飞轨迹及其高度变化成因--个例分析
三唑磷处理后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基因沉默对褐飞虱生殖的影响
基于水稻黄单胞菌拓扑异构酶IV ParE亚基的杀菌剂合成
与褐飞虱长、短翅型相关联的DNA甲基化片段研究
水稻纹枯病对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研究与抗病分子改良
YSBR1/Lemont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主效抗纹枯病QTL的精细定位
水稻条纹病毒NS3对灰飞虱Dicer-2蛋白RNaseⅢ功能域的影响分析
卷曲螺旋Hpa1Xoo-N21多肽在烟草中的受体分析
水稻白叶枯病菌FtsZ的体外表达及炭样小单孢菌JXNU-1抗生素对其作用研究
东北地区粳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分化及水稻品种对9号小种抗性研究
水稻菌核秆腐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外壳蛋白与灰飞虱介体因子间的分子互作研究
黑尾叶蝉—水稻矮缩病毒—水稻三者互作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稻瘟病菌MoPEX1在形态分化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MoSom1 PKA磷酸化位点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一种Bt基因融合策略在治理害虫对转基因玉米和水稻抗性中的应用
稻曲病菌初侵染源和花丝侵染机制研究
褐飞虱唾液蛋白功能及唾液腺在水稻齿叶矮缩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褐飞虱去饱和酶Nldesat10及唾液分泌蛋白NlSEF1的生物学功能剖析
鞭毛素及其糖基化修饰在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基于混合特征选择的水稻抗病基因预测研究
利用MAS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