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水稻菌核秆腐病概况 | 第10-12页 |
1.2 水稻菌核秆腐病防治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环境因子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的影响 | 第17-2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2 结果 | 第20页 |
2.3 讨论 | 第20-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菌核秆腐病抗性研究 | 第22-2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3.2 结果 | 第24-25页 |
3.3 讨论 | 第25-26页 |
3.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杀菌剂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27-3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4.2 结果 | 第29-30页 |
4.3 讨论 | 第30页 |
4.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防治水稻菌核秆腐病混剂毒力测定 | 第31-3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5.2 结果 | 第34-36页 |
5.3 讨论 | 第36页 |
5.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六章 36%啶酰菌胺·丁香菌酯WDG的研制 | 第38-45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6.2 结果 | 第41-43页 |
6.3 讨论 | 第43页 |
6.4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七章 36%啶酰菌胺·丁香菌酯WDG对水稻菌核秆腐病的田间防效 | 第45-48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7.2 结果 | 第46-47页 |
7.3 讨论 | 第47页 |
7.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48-50页 |
8.1 环境因子对水稻菌核秆腐病的影响 | 第48页 |
8.2 筛选出抗水稻菌核秆腐病的水稻品种 | 第48页 |
8.3 确定了单剂杀菌剂毒力作用 | 第48页 |
8.4 筛选出新的防治水稻菌核秆腐病复配药剂 | 第48页 |
8.5 36%啶酰菌胺?丁香菌酯 WDG 的研制 | 第48-49页 |
8.6 明确了 36%啶酰菌胺?丁香菌酯 WDG 田间防效结果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