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白叶枯病菌FtsZ的体外表达及炭样小单孢菌JXNU-1抗生素对其作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语第6-10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炭样小单孢菌及其活性产物第10-11页
        1.1.1 炭样小单孢菌第10页
        1.1.2 炭样小单孢菌抗菌活性物质第10-11页
        1.1.3 炭样小单孢菌JXNU-1及其活性产物第11页
    1.2 水稻白叶枯病治研究第11-14页
        1.2.1 水稻白叶枯病及其病原第11-12页
        1.2.2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研究状第12-14页
    1.3 FtsZ蛋白及其抑制剂第14-20页
        1.3.1 FtsZ蛋白简介第14-15页
        1.3.2 FtsZ蛋白作菌药物靶点的潜力第15-16页
        1.3.3 FtsZ蛋白抑制剂研究第16-20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页
    1.5 研究内容方法第20-22页
2 水稻白叶枯病菌FtsZ蛋白因的克隆表达第22-36页
    2.1 验材料第22-25页
        2.1.1 菌种质粒第22页
        2.1.2 培养基第22页
        2.1.3 分子生物学试剂第22-23页
        2.1.4 学药品第23-24页
        2.1.5 试剂配制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30页
        2.2.1 水稻白叶枯病菌总DNA的提第25页
        2.2.2 FtsZ因的扩增第25-26页
        2.2.3 电泳检测第26页
        2.2.4 pMD19 -ftsZ组质粒的构建 鉴定第26-27页
        2.2.5 pET-22b-ftsZ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第27-28页
        2.2.6 目的因的诱表达第28页
        2.2.7 SDS-PAGE电泳检测第28-29页
        2.2.8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29-30页
        2.2.9 Western blotting分析第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2.3.1 总DNA的提取第30-31页
        2.3.2 目的因的获得第31页
        2.3.3 pMD19-ftsZ组质粒鉴定第31-33页
        2.3.4 pET-22b-ftsZ组质粒鉴定第33-34页
        2.3.5 测序鉴定第34页
        2.3.6 FtsZ蛋白的表达纯化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水稻白叶枯病菌FtsZ蛋白表达条的优第36-42页
    3.1 验材料第36-37页
        3.1.1 验菌株第36页
        3.1.2 验试剂第36页
        3.1.3 验仪器和设备第36-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38页
        3.2.1 FtsZ蛋白的诱表达第37页
        3.2.2 诱导表达量的分析第37-38页
    3.3 总结讨论第38-41页
        3.3.1 菌体浓度对FtsZ蛋白表达的影响第38页
        3.3.2 IPTG浓度对FtsZ蛋白表达的影响第38-39页
        3.3.3 温度对FtsZ蛋白表达的影响第39-40页
        3.3.4 诱时间对FtsZ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水稻白叶枯病菌FtsZ蛋GTPase学特性研究第42-56页
    4.1 实验材料第42-45页
        4.1.1 菌种第42页
        4.1.2 要试剂和仪器第42-44页
        4.1.3 试剂配制第44-45页
        4.1.4 养第45页
    4.2 实验方法第45-47页
        4.2.1 FtsZ蛋白的制备和纯第45页
        4.2.2 FtsZ蛋白结构析第45-46页
        4.2.3 FtsZ蛋白的学性质第46页
        4.2.4 分析方法第46-47页
    4.3 总结讨论第47-53页
        4.3.1 FtsZ蛋白的制备第47页
        4.3.2 FtsZ蛋白的结构第47-50页
        4.3.3 FtsZ蛋白的学性质第50-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6页
5 炭小单胞菌JXNU-1 生素水稻白叶枯病菌作用第56-64页
    5.1 实验材料第56-58页
        5.1.1 菌种第56页
        5.1.2 养第56-57页
        5.1.3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7-58页
    5.2 试验方法第58-61页
        5.2.1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发液的制备第58页
        5.2.2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生素的制备第58-59页
        5.2.3 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悬液的制备第59页
        5.2.4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生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菌作用第59页
        5.2.5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生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形态的影响第59-60页
        5.2.6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生素对Fts Z GTPase活性影响第60页
        5.2.7 FtsZ蛋白的GTPase活性检测第60-6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1-63页
        5.3.1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生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菌作用第61页
        5.3.2 MIC浓度 菌体形态的第61-62页
        5.3.3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生素对Fts Z蛋GTPase活性影响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结论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页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科研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下一篇:榆树市耕地土壤养分25年变化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