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和Padlock探针技术检测瓜蔓枯病菌
转Gbve1基因拟南芥对黄萎菌的抗性和机制研究
大丽轮枝菌V07DF2 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表型变异突变体的筛选
检测西瓜噬酸菌和稻黄单胞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双生病毒在植物—烟粉虱—海氏桨角蚜小蜂三营养级关系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声发射原理的植物病害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活性氧清除基因及果胶裂解酶基因对禾谷镰孢菌致病性影响的研究
拟南芥抗病突变体cpr30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抗病机制初探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本生烟和大果甜菜的生物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湖南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土壤根肿病菌PCR分子检测
番茄斑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表达dsRNA的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性研究
类黄酮调控基因AtMYB12的异源表达及其对植物抗病性的贡献
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机制的研究
两种药用植物对植物病毒及三种介体昆虫的生物活性
番茄斑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草莓镶脉病毒致病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一氧化氮对采后病原真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发育影响及机制研究
草莓镶脉病毒编码蛋白对其启动子的调节作用及其亚启动子鉴定
弱毒突变体对烟草脉带花叶病毒的交叉保护作用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csdal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立枯丝核菌dsRNA多样性及其与致病力关系研究
常见的检疫性植物病毒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植物青枯菌GMI1000菌株Ⅵ型分泌系统基因功能的研究
RNA沉默介导的本氏烟抗ORSV/CymMV病毒株的研究
黄瓜花叶病毒2b蛋白与拟南芥核输入蛋白alpha的互作研究
狗尾草花叶病毒的农杆菌侵染性克隆构建与应用
柑橘溃疡病菌tale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
核盘菌弱毒相关DNA病毒1特性及其应用潜能研究
希金斯刺盘孢致病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及其T-DNA插入基因的功能分析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致病相关基因鉴定
中国桃褐腐病菌及其抗药性相关研究
核盘菌致病和菌核形成相关基因SOP1的功能研究
盾壳霉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及CMA04837基因功能初步研究
叶点霉和茎点霉两属真菌的分子系统分类学研究
桃小食心虫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水稻对小麦条锈菌非寄主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小麦TaMPK6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VDHl和GPCR基因在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海南、陕西等省煤污病病原种类多样性研究
寄生疫霉菌PnGR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微丝骨架在黄瓜对小麦白粉菌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组织化学研究
芜菁邹缩病毒复制酶小亚基P28在重复侵染排斥中的功能研究
丁香假单胞效应蛋白AvrRpt2抑制植物免疫分子机制的研究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一个I型S-腺苷甲硫氨酸核开关的鉴定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hrpX-hrpG基因间隔区的转录和功能分析
一个用于鉴定十字花科黑腐病菌III型效应物转运与分泌的报告质粒的构建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表达受酸碱影响的小RNA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表达受ZnSO4和EDTA影响的小RNA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GGDEF结构域蛋白基因XC0831的功能研究
海南樱桃番茄和哈密瓜上几种双生病毒的分子鉴定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