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原核生物启动子 | 第10-11页 |
2 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模型 | 第11-13页 |
3 高等植物启动子 | 第13-18页 |
·组成型启动子 | 第13-14页 |
·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启动子 | 第14-17页 |
·根特异性启动子 | 第14-15页 |
·维管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15页 |
·叶特异性启动子 | 第15页 |
·花特异性启动子 | 第15-16页 |
·果实特异型启动子 | 第16-17页 |
·种子特异型启动子 | 第17页 |
·诱导型启动子 | 第17-18页 |
·环境因素诱导型启动子 | 第17-18页 |
·激素诱导型启动子 | 第18页 |
4 植物病毒启动子 | 第18-20页 |
·花椰菜花叶病毒属病毒 | 第18-19页 |
·双向启动子 | 第19-20页 |
·杆状病毒启动子 | 第20页 |
5 启动子的人工改造 | 第20页 |
6 花椰菜花叶病毒属病毒亚启动子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7 病毒蛋白对启动子的影响 | 第21-22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35页 |
1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3-35页 |
·叶片总 DNA 的提取 | 第23-24页 |
·PCR 技术 | 第24页 |
·PCR 产物的克隆 | 第24-26页 |
·电击转化农杆菌 | 第26-27页 |
·电击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6-27页 |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第27页 |
·瞬间表达 | 第27页 |
·gus 活性分析 | 第27-28页 |
·gus 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 | 第27页 |
·蛋白活性的荧光光度测定 | 第27-28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8页 |
·gus 荧光活性分析 | 第28页 |
·gfp 绿色荧光检测 | 第28-29页 |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29页 |
·Real-time PCR 检测 | 第29-31页 |
·SVBV 各启动子驱动 gfp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2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 | 第31-32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荧光光度观察 | 第32页 |
·SVBV 各 ORF 对全长启动子 P1 活性的调节作用 | 第32-33页 |
·亚启动子的构建 | 第33-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1 SVBV 各启动子驱动 gfp 基因瞬间表达的荧光显微观察 | 第35页 |
2 gus 基因瞬间表达的组织化学检测 | 第35-37页 |
3 转基因普通烟中 gus 的 Real-time PCR 检测 | 第37页 |
4 SVBV 编码各组分蛋白对全长启动子的调节作用 | 第37-43页 |
·SVBV 各开放阅读框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42页 |
·瞬间表达中 gus 荧光活性分析 | 第42-43页 |
5 SVBV 亚启动子的鉴定 | 第43-47页 |
·SVBV 亚启动子序列相似性分析 | 第43页 |
·SVBV 亚启动子序列结构分析 | 第43-45页 |
·SVBV 亚启动子驱动 gus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SVBV 亚启动子瞬间表达 gus 荧光活性分析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1页 |
1 SVBV 启动子鉴定 | 第47页 |
2 病毒自身编码蛋白对全长启动子驱动活性的调节 | 第47-49页 |
3 SVBV 亚启动子鉴定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附录 A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法 | 第59-62页 |
附录 B 常用的抗生素和激素及使用浓度 | 第62-63页 |
附录 C 常用化学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及仪器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