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山西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积耗规律与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比较研究
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种子耐储藏QTL
叶绿素脱植基关键酶在不同倍性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两系杂交小麦F1代花粉发育相关DNA甲基化酶表达特性研究
不同玉米重组自交系苗期对低氮胁迫的反应及其与蔗糖分配关系的研究
谷子SnRK2基因的鉴定及萌发期表达分析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不同降水年型旱作冬小麦环境影响定量评价及调控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小麦(T.aestivum)抗寒性及穗部性状基因的挖掘分析
盐胁迫对我国西北两种春小麦种子萌发阶段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一氧化氮通过调节磷酸盐吸收与转运促进水稻磷营养
转GmDREB3基因小麦田间抗旱性及生理机制的分析
小麦脱镁叶绿素酶基因(TaPPH)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小麦回交导入系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1960-2015年北方冬麦区冬小麦生育期农业干旱演变特征及风险区划
模拟鸭子行为刺激对水稻生长的调控效应及机制
旱地春玉米水分高效利用技术调控及增产潜力研究
干旱胁迫下小麦苗期蛋白质差异表达及丙二酰化修饰研究
谷子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延缓谷子衰老中的应用
硒肥对谷子农艺性状、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EMS诱变谷子矮秆突变体生理及品质性状研究
夏闲期耕作对旱地麦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藜麦在山西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研究
水稻亚种间新合成四倍体群体表型多样性及部分同源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普通野生稻绿色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锌影响小麦幼苗铁毒的作用机制
茶多酚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渗透性调节及AsA-GSH循环的影响
α-酮戊二酸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
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对豫北高产麦田花后氮代谢、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水稻粳籼亚种间四倍体后代表型多样性和基因组变异
水稻铵转运蛋白基因OsAMT1.1和OsAMT2.1生物学功能分析
保护性耕作对豫西旱地小麦—玉米周年生产的调控效应
基于转录组分析探讨杂交加倍事件对水稻可变剪接的影响
水稻匍匐基因la1-a的克隆和籼粳亚种形态性状QTL定位
过表达AGPase胞质型大亚基基因(LSUⅠ)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玉米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与株型和开花期性状的QTL定位
谷子延四直矮秆基因的精细定位
利用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
有机水稻苗床壮秧剂的研制
玉米自交系的聚类分析及其与杂交种的遗传关系研究
外源赤霉素对小黑麦光合特性、产量和酿造品质调控研究
养分综合管理对水稻养分吸收及氮效率的影响
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
用DH系群体定位水稻耐盐碱QTL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空育131香味品质及PgRab7转基因水稻耐盐碱功能验证
空育131与稻花香2号衍生的双单倍体群体的构建及米质遗传分析
青藏高原野生大麦HsCIPKs基因克隆及其在水稻中的功能验证
水稻胚乳发育早期印迹基因的验证与OsFIE2印迹效应的探讨
H2S调节萌发水稻种子中淀粉酶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效应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