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过表达AGPase胞质型大亚基基因(LSUⅠ)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4页
    1.1 禾谷类淀粉的生物合成第9-11页
        1.1.1 淀粉合成的相关酶第9-11页
    1.2 AGPase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AGPase的组成形式及分布第11页
        1.2.2 AGPase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3 基因工程提高禾本科中淀粉含量的研究第12-14页
2 引言第14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4-26页
    3.1 实验材料第14-16页
    3.2 实验方法第16-26页
        3.2.1 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第16-17页
        3.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17-18页
        3.2.3 AGPase四亚基的基因克隆及转录水平的分析第18页
        3.2.4 胞质型大亚基(LSUⅠ)重组质粒的构建及测序第18-21页
            3.2.4.1 目的片段的胶回收第18-19页
            3.2.4.2 胶回收产物与中间载体连接第19页
            3.2.4.3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第19页
            3.2.4.4 提取重组质粒第19-20页
            3.2.4.5 重组质粒的PCR及酶切鉴定第20-21页
            3.2.4.6 重组质粒的测序第21页
        3.2.5 构建LSUI基因的过表达载体第21页
        3.2.6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小麦第21-22页
        3.2.7 转基因小麦后代的检测第22-26页
            3.2.7.1 转基因小麦T_1代的PCR检测第22页
            3.2.7.2 转基因T_2代阳性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第22-23页
            3.2.7.3 转基因T_3代的qRT-PCR检测第23-24页
            3.2.7.4 转基因T_3代的AGPase酶活性测定第24-25页
            3.2.7.5 转基因T_3代的籽粒淀粉含量测定第25页
            3.2.7.6 转基因T_3代植株的粒重分析第25-2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6-36页
    4.1 两个小麦品种间淀粉积累速率及AGPase活性分析第26-27页
    4.2 小麦AGPase各亚基cDNA序列的克隆及转录水平比较第27-28页
    4.3 LSUI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第28-31页
    4.4 转基因后代的PCR检测及Southern杂交验证第31-33页
        4.4.1 转基因T_1代的分子检测第31-32页
        4.4.2 转基因T_2代的Southern杂交验证第32-33页
    4.5 T_3代转基因植株的qRT-PCR检测、AGPase活性及淀粉含量测定第33-36页
        4.5.1 转基因植株的qRT-PCR检测第33页
        4.5.2 转基因植株的AGPase活性及淀粉含量测定第33-35页
        4.5.3 T_3代转基因植株的粒重分析第35-3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6-38页
    5.1 胞质型大亚基(LSUⅠ)可能是AGPase酶与淀粉合成速率的限制因子第36页
    5.2 过表达LSUⅠ基因能显著提高淀粉合成能力第36-37页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37页
    5.4 下一步研究计划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ABSTRACT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与株型和开花期性状的QTL定位
下一篇:水稻匍匐基因la1-a的克隆和籼粳亚种形态性状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