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两系杂交小麦F1代花粉发育相关DNA甲基化酶表达特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1. 前言第7-16页
    1.1 杂交小麦育种的现状第7页
    1.2 表观遗传学研究现状第7-14页
        1.2.1 DNA甲基化酶的机制及分类第9-10页
        1.2.2 DNA甲基化酶功能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3 DNA甲基化的可遗传研究第11-12页
        1.2.4 DNA甲基化酶表达的研究第12-13页
        1.2.5 DNA甲基化酶育性相关研究第13页
        1.2.6 花粉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3页
        1.2.7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2. DNA甲基化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特性分析第16-36页
    2.1 材料第16页
        2.1.1 小麦材料第16页
        2.1.2 试剂耗材第16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16页
    2.2 方法第16-21页
        2.2.1 小麦的种植第16-17页
        2.2.2 试验材料的处理及取样第17页
        2.2.3 小麦DNA甲基化酶家族基因的鉴定第17页
        2.2.4 芯片数据分析第17-18页
        2.2.5 甲基化酶蛋白结构域、基因结构分析第18页
        2.2.6 同源基因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第18页
        2.2.7 蛋白保守域、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分析及染色体定位第18页
        2.2.8 花粉碘染及F_1代结实率的统计第18页
        2.2.9 全基因组RNA的提取第18-19页
        2.2.10 cDNA的合成第19-20页
        2.2.11 Real-time PCR引物的设计第20-21页
        2.2.12 qRT—PCR反应第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36页
        2.3.1 芯片数据分析BS366和京411雄蕊中差异表达的DNA甲基化酶第21-22页
        2.3.2 DNA甲基化酶的序列对比,进化树及结构分析第22-25页
        2.3.3 DNA甲基化酶的序列与其他物种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第25-27页
        2.3.4 C5-MTase蛋白序列的保守与分析及染色体定位第27-30页
        2.3.5 不同处理条件下DNA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图谱第30-31页
        2.3.6 花粉碘染及结实率的统计第31-32页
        2.3.7 DNA甲基化酶目标miRNA的预测,降解组测序及表达量分析第32-34页
        2.3.8 花粉发育相关基因TaRAFTIN1a的表达谱及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分析第34-36页
3. 讨论第36-40页
    3.1 TaMET基因的进化树及保守域分析第36-37页
    3.2 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及表达特异性分析第37-38页
    3.3 不同处理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8页
    3.4 不同处理下miRNA对DNA甲基化酶调控第38-39页
    3.5 不可育环境下TaRAFTIN1a基因DNA甲基化修饰第39-40页
4.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ABSTRACT第48-49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改良剂对污灌土盆栽油菜品质、土壤养分及铬含量的影响
下一篇:叶绿素脱植基关键酶在不同倍性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