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脱镁叶绿素酶基因(TaPPH)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9页
    1.1 叶片衰老第8-13页
        1.1.1 叶片衰老的生理变化第8-9页
        1.1.2 叶片衰老起始的信号第9-10页
        1.1.3 叶片衰老的信号转导第10-13页
    1.2 叶绿素降解第13-17页
        1.2.1 叶绿素的降解途径第13-17页
        1.2.2 PPH脱植基的植物第17页
    1.3 脱镁叶绿素酶(PPH)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小麦TaPPH基因的分离与序列分析第19-35页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9-26页
        2.1.1 试剂与仪器第19页
        2.1.2 植物材料的培养与处理第19页
        2.1.3 植物总RNA的提取与检测第19-20页
        2.1.4 反转录PCR(RT-PCR)第20-21页
        2.1.5 Rapid Amplication of cDNA End (RACE)第21-25页
        2.1.6 DNA测序第25页
        2.1.7 PCR引物第25-26页
        2.1.8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2.2.1 小麦叶片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第26-27页
        2.2.2 TaPPH基因cDNA的分离第27-29页
        2.2.3 TaPPH全长cDNA的分离第29页
        2.2.4 TaPPH的序列分析第29-34页
    2.3 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小麦TaPPH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第35-42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3.1.1 试剂与仪器第35页
        3.1.2 实验材料的培养与处理第35页
        3.1.3 定量PCR第35-36页
        3.1.4 qPCR的参照基因第36-3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3.2.1 黑暗诱导下TaPPH的表达分析第37页
        3.2.2 激素诱导下TaPPH的表达分析第37-39页
        3.2.3 干旱胁迫下TaPPH的表达分析第39-40页
    3.3 讨论第40-42页
        3.3.1 PPH受黑暗诱导表达第40页
        3.3.2 PPH受植物激素的调控第40-41页
        3.3.3 PPH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第41-42页
第四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2页
Abstract第52-53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回交导入系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下一篇:转GmDREB3基因小麦田间抗旱性及生理机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