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5年北方冬麦区冬小麦生育期农业干旱演变特征及风险区划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2.1 农业干旱的定义及评估方法 | 第15-18页 |
1.2.2 北方地区干旱研究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 第22-33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3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2.1.2 地质地貌 | 第22-23页 |
2.1.3 水文气候 | 第23页 |
2.2 研究资料 | 第23-27页 |
2.2.1 气象站点资料 | 第23-26页 |
2.2.2 其他资料 | 第26-27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7-33页 |
2.3.1 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 | 第27-28页 |
2.3.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2.3.3 其他方法 | 第30-33页 |
3 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 第33-55页 |
3.1 冬小麦生育期干旱背景分析 | 第33-34页 |
3.2 全育期干旱指数变化特征 | 第34-37页 |
3.2.1 全育期干旱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第34-35页 |
3.2.2 全育期干旱强度空间变化特征 | 第35页 |
3.2.3 全育期干旱指数周期分析 | 第35-37页 |
3.3 播种-出苗期干旱指数变化特征 | 第37-39页 |
3.3.1 播种-出苗期年际变化 | 第37-38页 |
3.3.2 播种-出苗期干旱强度空间分布 | 第38页 |
3.3.3 播种-出苗期干旱指数周期分析 | 第38-39页 |
3.4 分蘖期干旱指数变化特征 | 第39-41页 |
3.4.1 分蘖期干旱指数年际变化 | 第39-40页 |
3.4.2 分蘖期干旱强度空间分布 | 第40-41页 |
3.4.3 分蘖期干旱指数周期分析 | 第41页 |
3.5 越冬期干旱指数变化特征 | 第41-44页 |
3.5.1 越冬期干旱指数的年际变化 | 第41-43页 |
3.5.2 越冬期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 | 第43-44页 |
3.5.3 越冬期干旱指数的周期分析 | 第44页 |
3.6 返青-拔节期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 | 第44-48页 |
3.6.1 返青-拔节期干旱指数的年际变化 | 第44-46页 |
3.6.2 返青-拔节期干旱强度的空间变化 | 第46-47页 |
3.6.3 返青-拔节期干旱指数的周期分析 | 第47-48页 |
3.7 孕穗-抽穗期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 | 第48-51页 |
3.7.1 孕穗-抽穗期干旱指数的年际变化 | 第48-49页 |
3.7.2 孕穗-抽穗期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 | 第49页 |
3.7.3 孕穗-抽穗期干旱指数的周期分析 | 第49-51页 |
3.8 乳熟-成熟期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 | 第51-53页 |
3.8.1 乳熟-成熟期干旱指数的年际变化 | 第51-52页 |
3.8.2 乳熟-成熟期干旱强度空间分布 | 第52页 |
3.8.3 乳熟-成熟期干旱指数周期分析 | 第52-5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北方冬麦区冬小麦生育期干旱风险区划 | 第55-65页 |
4.1 不同生育期干旱发生频率 | 第55-61页 |
4.1.1 全育期干旱发生频率分布特征 | 第55-56页 |
4.1.2 播种-出苗期干旱发生频率分布特征 | 第56-57页 |
4.1.3 分蘖期干旱发生频率分布特征 | 第57页 |
4.1.4 越冬期干旱发生频率分布特征 | 第57-58页 |
4.1.5 返青-拔节期干旱发生频率分布特征 | 第58-59页 |
4.1.6 孕穗-抽穗期干旱发生频率分布特征 | 第59-60页 |
4.1.7 乳熟-成熟期干旱发生频率分布特征 | 第60-61页 |
4.2 干旱敏感性 | 第61-62页 |
4.3 干旱危险性区划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5.2 讨论 | 第66-67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