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匍匐基因la1-a的克隆和籼粳亚种形态性状QTL定位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水稻匍匐基因la1-a的定位和克隆第10-25页
    1.1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1.1 水稻向地性生长的机理研究第10页
        1.1.2 水稻匍匐性状的生理研究第10-11页
        1.1.3 水稻匍匐性状的遗传研究第11-12页
        1.1.4 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研究第12-14页
        1.1.5 分子标记种类第14-15页
        1.1.6 BSA法与初步定位第15-16页
        1.1.7 图位克隆第16页
    1.2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1.2.1 供试材料第16-17页
        1.2.2 试验方法第17-19页
            1.2.2.1 该匍匐性状的遗传研究第17页
            1.2.2.2 该匍匐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17页
            1.2.2.3 DNA提取第17页
            1.2.2.4 RNA提取方法第17页
            1.2.2.5 SSR分子标记分析第17-19页
            1.2.2.6 匍匐基因片段的测序分析第19页
    1.3 结果与分析第19-24页
        1.3.1 水稻匍匐突变体la1-a的表型特征第19-20页
        1.3.2 水稻匍匐基因la1-a的遗传分析第20-21页
        1.3.3 水稻匍匐基冈la1-a的初步定位第21页
        1.3.4 水稻匍匐基因la1-a的克隆第21-22页
        1.3.5 水稻匍匐基因la1-a表达的初步分析第22-23页
        1.3.6 水稻匍匐基因la1-a在野生稻中的变异分析第23-24页
    1.4 讨论第24-25页
第二章 水稻籼粳亚种形态性状QTL定位第25-47页
    2.1 文献综述第25-36页
        2.1.1 水稻籼粳亚种分类第25-26页
        2.1.2 水稻株高QTL研究进展第26-27页
        2.1.3 水稻穗长QTL研究进展第27-28页
        2.1.4 水稻倒一节间长QTL研究进展第28-29页
        2.1.5 水稻稃毛长QTL研究进展第29-30页
        2.1.6 水稻抽穗期QTL研究进展第30-32页
        2.1.7 水稻粒型QTL研究进展第32-34页
        2.1.8 水稻内外护颖长研究进展第34页
        2.1.9 QTL定位与作图第34-36页
            2.1.9.1 QTL定位原理第35页
            2.1.9.2 QTL定位方法第35-3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2.2.1 供试材料第36页
        2.2.2 试验方法第36-37页
            2.2.2.1 田间种植第36页
            2.2.2.2 性状考察第36-37页
            2.2.2.3 QTL定位第3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7-44页
        2.3.1 亲本多态性分析第37页
        2.3.2 F_2群体偏分离分析第37-39页
        2.3.3 F_2群体及亲本表型值分析第39-40页
        2.3.4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40-41页
        2.3.5 主要性状QTL分析第41-44页
    2.4 讨论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7页
附录一第57-58页
附录二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表达AGPase胞质型大亚基基因(LSUⅠ)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下一篇:灰葡萄孢单羧酸转运蛋白基因BcMCT1的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