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左旋泮托拉唑钠水合物原料药晶型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 质谱法直接区分和测定恩替卡韦立体异构体及其机理研究
- Fusicomycins立体构型确定及抗肿瘤机构研究
- 新型ALK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
- 多组分反应构建紫杉醇侧链及紫杉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新型四氢狭花马钱碱类Topo Ⅰ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初步活性评价及DIS/DIIS候选蛋白的表达与活性检测
- 特殊生境微生物精选库的抗感染活性化合物初探
- 新型生物发光底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
- 肝素前体heparosan的化学酶法修饰及体外抗黏附作用初步研究
- 长链肝素寡糖的合成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 饱和开链醚与末端炔的交叉脱氢偶联研究
- 新型多酚类HIV-1 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基于靶标结构的新型稠环嘧啶类HIV-1 NNRTIs抗艾滋病先导化合物及候选药物的发现
- 以AcrB为靶标的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逆转耐药活性研究
- 基于两种二萜骨架的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用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尿酸转运体1(URAT1)抑制剂的合成、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苔类植物苯丙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功能及双联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抑制剂的合成与抗阿尔茨海默症的初步活性研究
- 新型吲哚-3-乙酸类Bcl-2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初步活性评价
- 一种新型抗新生血管生成肽的硫酸软骨素化修饰及其活性研究
- 1,1a,6,6a-四氢环丙并[a]茚-1-胺类LSD1抑制剂的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 Rocilinostat的合成工艺研究及具分支型Cap结构的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卤代甲氧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宫颈癌活性研究
- 新型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 白色念珠菌ARE2基因功能及两种天然产物的抗真菌机制研究
- 新型STAT3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生物合成假说驱动的新颖安莎和杂合萜类化合物的发现
- 吡咯的多组分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和氨基丙二腈参与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研究
- 三价铟催化的糖苷合成研究
- 苯磺酰腙在1,4-二氢吡啶和吡唑合成中的应用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新型抑制剂的结构机理研究
- 黄诺马苷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新型吲唑类HDAC/FGFR1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铜催化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构建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
- 酶催化蛋白糖基化改造与新型抗体药物研发
- 硫酸化α-甘露寡糖苷的合成研究
- 糖苷生物碱番茄素和蜀羊泉碱B的合成研究
- 以1,10-菲罗啉-5,6二酮为端基配体的N,N-双取代草酰胺桥联双核Cu(Ⅱ)、Ni(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活性研究
- 激酶Src多靶点抑制剂的3D-QSAR、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研究
- 依度沙班及其有关物质的合成
- 基于药效团融合策略的N-芳基吡啶酮及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和抗阿尔茨海默症活性研究
- 噻吩骈吡啶酮及2-氨基嘧啶类Chk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学活性评价
- 基于LC-MS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小分子化合物ZZZ-1的抗胶质瘤作用机制
- 神经肽S类似物的合成、活性及入脑研究
- 2,4-二取代酞嗪酮类Aurora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光化学反应及反应机理研究
- 基于炔酰胺参与的多组分反应以及重氮和对苯醌(p-QMs)参与的串联反应研究
- 磺苄西林钠的合成研究
- QSAR模型的构建、应用与研究
- 抗老年痴呆活性金属离子螯合剂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