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各种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
棒束孢对烟粉虱和桨角蚜小蜂的致病力分析
西瓜高效PGPR菌株的筛选及促生防病特性研究
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罗伯茨绿僵菌可变剪接事件的研究
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优化和评价
黄胸蓟马SCAR分子标记及其生防真菌的初步研究
金龟子绿僵菌酯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丝氨酸蛋白酶高活性菌株选育及其生防作用研究
温度、土壤及寄主因子对蝇蛹俑小蜂发育和寄生能力的影响
degQ和sfp提高枯草芽孢杆菌Fengycin产量及其机理研究
粘质沙雷氏菌YD25分离鉴定及其抗生性次级代谢组分的研究
崇明拟异小杆线虫与嗜线虫沙雷氏菌共生的基因表达谱及共生相关基因富集通路的研究
丁香假单胞菌MB03中线虫致病因子的筛选与功能鉴定
苏云金芽胞杆菌C15晶胞粘连的适应性优势
苏云金芽胞杆菌H-血清型与鞭毛编码基因关系的研究
丁香假单胞菌MB03突变文库中杀线虫毒性蛋白的筛选与活性分析
丁香假单胞菌MB03杀线虫毒性基因的克隆表达与杀虫活性研究
多粘类芽胞杆菌KM2501-1和枝芽胞杆菌1A00493抗根结线虫及其安全性研究
金属蛋白酶类似物MNP-1参与秀丽隐杆线虫防御Cry5Ba机制研究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崇明拟异小杆线虫与共生菌共生相关microRNAs的鉴定及作用机制
MaCreA参与蝗绿僵菌产孢方式的功能研究
蝗绿僵菌微循环产孢调控通路的初步研究
蝗绿僵菌转录因子MaSom1的功能研究
蝗绿僵菌C6转录因子MaRcp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蝗绿僵菌GTP酶激活蛋白基因MaGyp2的功能研究
莱氏野村菌Rim15,Ume6和Ime2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绿僵菌新转录本及小泛素相关修饰基因功能的研究
洛斯里被毛孢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罗伯茨绿僵菌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注释分析
Bt菌株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研究
淡紫拟青霉非还原型聚酮化合物合成基因簇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莱氏野村菌高效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和三个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
温室白粉虱对大型有毒真菌的毒性反应研究
枯草芽孢杆菌BSD-2全基因组数据挖掘及抗菌物质的分离
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筛选及其与小菜蛾互作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江淮地区白毫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优势种天敌研究
黑翅土白蚁和中华纺织娘共生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苏云金芽胞杆菌中sRNA的分析及功能鉴定
新蚜虫疠霉弹孢前中后阶段的表达谱与代谢组分析及其电转化初探
球孢白僵菌Bb09菌株对8种常见植物病原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异色瓢虫人工繁育与贮藏技术研究
两种蚜茧蜂在桃蚜上寄生反应、发育适合度及其控害潜能评估
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
人参内生细菌B69的生防功能研究
昆虫杆状病毒系统表达CaIFNα/RTB融合蛋白及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
枯草芽孢杆菌J-5的鉴定及其抑菌能力的分析
拟小食螨瓢虫扩繁与利用的基础研究
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和向日葵的促生功能研究
菜蛾啮小蜂对抗性小菜蛾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生长发育表现
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合成调控与表型的关系及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应用研究
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组合对番茄黄萎病的生防作用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