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金龟子绿僵菌酯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1 酯酶概述第9-11页
        1.1 微生物酯酶的来源第9页
        1.2 酯酶的应用第9-11页
    2 微生物酯酶的研究第11-12页
    3 真菌酯酶的研究第12-13页
    4 虫生真菌酯酶的研究第13-16页
第二章 高产酯酶菌株的筛选第16-2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1.1 材料第16-17页
        1.2 方法第17-1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8-22页
        2.1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18页
        2.2 高产酯酶菌株的初步筛选第18-21页
        2.3 高产酯酶菌株的复筛第21-22页
    3 讨论第22-23页
第三章 绿僵菌Ma-3产酯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第23-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1.1 材料第23-24页
        1.2 方法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6页
        2.1 标准曲线的制定第25页
        2.2 营养因素对产酶的影响第25-28页
        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8-36页
    3 讨论第36-37页
第四章 绿僵菌酯酶的分离纯化第37-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1.1 材料第37-38页
        1.2 方法第38-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2.1 蛋白含量标准曲线第39-40页
        2.2 酯酶的分离纯化第40-42页
第五章 绿僵菌酯酶酶学性质初步研究第42-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1.1 材料第42页
        1.2 方法第42-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2.1 温度对酯酶的影响第43-44页
        2.2 pH对酶活性及酸碱稳定性的影响第44-45页
        2.3 不同金属离子对酯酶活性的影响第45页
        2.4 有机溶剂对酯酶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2.5 酯酶的动力学曲线第46页
    3 讨论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创新点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物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下一篇:根际特异微生物的筛选及对连作太子参致害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