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绿僵菌新转录本及小泛素相关修饰基因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 引言第19-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42页
    2.1 材料及其来源第22-26页
        2.1.1 实验材料第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1.3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1.4 常用溶液配方第24-25页
        2.1.5 培养基第25-26页
        2.1.6 主要使用软件第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42页
        2.2.1 罗伯茨绿僵菌不同条件下样品准备第26-28页
        2.2.2 总RNA提取第28-29页
        2.2.3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9-32页
        2.2.4 泛素相关修饰基因敲除及回补突变株获得第32-38页
        2.2.5 泛素相关修饰基因基因敲除,突变株及回补株生物学性状测定第38-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53页
    3.1 RNA检测及结果第42页
    3.2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第42-43页
    3.3 新转录本预测及分析第43-44页
    3.4 泛素相关修饰基因敲除及回补突变株获得第44-47页
        3.4.1 PCR扩增目的片段第44页
        3.4.2 敲除载体构建第44页
        3.4.3 敲除转化子的PCR检测第44-45页
        3.4.4 基因回补载体的鉴定第45-46页
        3.4.5 互补转化子的PCR检测第46-47页
    3.5 泛素相关修饰基因基因敲除及回补突变株生物学性状测定第47-53页
        3.5.1 突变体及回补株菌落颜色、形态的观察第47页
        3.5.2 突变体及回补株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第47-48页
        3.5.3 突变体及回补株对化学物质耐受力的检测第48-49页
        3.5.4 突变体及回补株对紫外和高温耐受力的检测第49-51页
        3.5.5 突变体及回补株产孢量检测第51页
        3.5.6 突变体及回补株生物测定第51-53页
4 讨论第53-55页
5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大尾羊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下一篇:明清时期大夏河流域森林植被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