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丁香假单胞菌MB03杀线虫毒性基因的克隆表达与杀虫活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8页
    1.1 线虫第11-17页
        1.1.1 秀丽隐杆线虫的简介第12-13页
        1.1.2 植物寄生型线虫第13-17页
    1.2 假单胞菌属第17-21页
        1.2.1 丁香假单胞菌简介第19-20页
        1.2.2 丁香假单胞菌MB03简介第20-21页
    1.3 微生物防治病原线虫最新研究进展第21-24页
        1.3.1 真菌资源防治病原线虫最新研究进展第21-22页
        1.3.2 细菌资源防治病原线虫最新研究进展第22-24页
        1.3.3 放线菌资源防治病原线虫最新研究进展第24页
    1.4 潜在毒性基因的筛选策略及潜在毒性蛋白表达系统第24-26页
        1.4.1 潜在毒性基因的筛选策略第25页
        1.4.2 潜在毒性蛋白表达系统第25-26页
    1.5 转录调控因子InpR简介第26-27页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7-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51页
    2.1 实验材料第28-40页
        2.1.1 培养基第28页
        2.1.2 引物第28-33页
        2.1.3 菌株和质粒第33-37页
        2.1.4 线虫第37页
        2.1.5 试剂第37-40页
        2.1.6 主要仪器第40页
    2.2 实验方法第40-51页
        2.2.1 载体质粒的制备和目的基因的扩增及回收操作第40-42页
        2.2.2 酶切、酶切产物回收与酶连第42-43页
        2.2.3 大肠杆菌的钙转及转化子的筛选第43-44页
        2.2.4 SDS-PAGE样品制备和电泳第44-45页
        2.2.5 大肠杆菌的诱导表达、亲和纯化第45-47页
        2.2.6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47页
        2.2.7 秀丽隐杆线虫的饲养第47-48页
        2.2.8 秀丽隐杆线虫的裂解与同步化第48页
        2.2.9 线虫的LC_(50)测定第48页
        2.2.10 纯蛋白对线虫产卵率的影响实验第48-49页
        2.2.11 纯蛋白对线虫行为反应的影响实验第49页
        2.2.12 纯蛋白对L1期线虫生长抑制的影响第49页
        2.2.13 纯蛋白对线虫运动性的影响第49-50页
        2.2.14 纯蛋白在线虫体内的分布实验(FITC染色实验)第50页
        2.2.15 南方根结线虫的培养第50页
        2.2.1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0-5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1-93页
    3.1 丁香假单胞菌MB03中杀虫毒性基因的筛选第51-55页
        3.1.1 筛选自结构基因组的潜在毒性基因第52-53页
        3.1.2 筛选自已测定的丁香假单胞菌MB03与秀丽隐杆线虫互作转录组的潜在毒性基因第53-54页
        3.1.3 筛选自结构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潜在毒性基因的衍生研究第54-55页
    3.2 潜在毒性基因异源表达重组菌的构建及诱导表达第55-64页
        3.2.1 潜在毒性基因的扩增第55-57页
        3.2.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7-62页
        3.2.3 潜在毒性基因的诱导表达第62-64页
    3.3 24株异源表达重组菌菌体的线虫生测及其基因的详细信息第64-67页
        3.3.1 潜在毒性基因异源表达重组菌菌体的毒杀线虫活性测定第64-66页
        3.3.2 24株异源表达重组菌的基因详细信息第66-67页
    3.4 潜在毒性基因纯化蛋白与秀丽隐杆线虫作用的研究第67-93页
        3.4.1 一类甲基受体趋化蛋白MCP与秀丽隐杆线虫作用的研究第67-73页
        3.4.2 YbgI03(GL001171)蛋白与秀丽隐杆线虫作用的研究第73-80页
        3.4.3 Spr03(GL001094)蛋白与秀丽隐杆线虫作用的研究第80-87页
        3.4.4 GL000116、GL001656、GL001678和GL004219号蛋白与秀丽隐杆线虫作用的研究第87-93页
4 小结与讨论第93-98页
    4.1 小结第93-96页
    4.2 讨论第96-98页
        4.2.1 MCP类蛋白的杀虫第96页
        4.2.2 YbgI03 (GL001171)蛋白杀虫机制推测第96-97页
        4.2.3 Spr03 (GL001094)蛋白杀虫机制推测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病原性IAA在水稻—病原互作中的功能研究及两个TⅡSS分泌蛋白的功能初步研究
下一篇:植物小分子RNA对灰霉菌基因表达的潜在调控作用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