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稻病虫害
--
病害
--
侵(传)染性病害
水稻抗黑条矮缩病相关miRNA鉴定及功能分析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致病性与无毒基因检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1的定点突变及其与化合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新药剂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柠檬醛对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抗稻瘟病新基因Pi65(t)候选基因CRISPR/Cas9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稻曲病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研究
水稻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及其抗DMI类杀菌剂分子机理的研究
寒地粳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鉴定及基因定位
水稻稻瘟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和抗菌物质的初步提取
湖北省水稻白叶枯菌的小种组成及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水稻抗纹枯病QTLs元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
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热激蛋白质与异三聚体G蛋白质的作用机理研究
4种蛋白激发子诱导水稻抗病性及促生长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稻感染RSV产生症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RNAi介导的抗RSV和RBSDV转基因水稻研究
水稻白叶枯病菌磷酸二酯酶PdeR互作蛋白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信号代谢酶相关基因PXO03877和PXO01021的功能分析
水稻中白叶枯病菌侵染和低氮胁迫应答的miRNAs功能分析
西南地区稻瘟病菌对戊唑醇的抗性监测及抗性分子机理研究
水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OsCRK1的鉴定和克隆
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OGCP、OsDXR和OsRPA3α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稻瘟病菌中三个假定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的功能研究
病毒来源的vsiRNAs功能研究
水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反应和抗性转基因水稻培育研究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自然病圃的评价及基因定位研究
稻曲病菌接种技术、群体遗传结构及致病力分化研究
超级早稻中早39的抗稻瘟病遗传机理研究
苏里南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性分析
水稻—稻瘟菌蛋白质互作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SRBSDV在水稻原生质体内的复制与表达
稻瘟病菌Rab蛋白的定位与生化功能分析
东北水稻对白叶枯病菌9号小种抗性评价及病菌tale基因检测
西南地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和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机理
稻曲病菌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及HOG1基因在稻曲病菌和禾谷镰刀菌中功能验证
稻瘟菌致病相关信号黏蛋白MoMsb2以及转录因子MoWor1功能研究
利用CSSL精细定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QTL qBLSR5A
新型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性及其诱抗机理研究
水稻纹枯病菌诱导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利用MAGIC群体关联定位水稻白叶枯病抗性QTL及抗性的全基因组预测研究
硫营养对PXO99~A致病毒素及磺基转移酶RaxST合成的影响
浙江省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因素及化学防治研究
稻瘟病菌MoPEX33、MoPEX23和MoPEX24基因功能分析
稻瘟病抗性基因资源的挖掘及其育种利用
水稻抗白叶枯基因聚合和抗倒伏QTL定位
中国南方水稻纹枯菌和稻瘟菌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研究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稻瘟病新品系
水稻抗感品种间纹枯病菌侵染结构及代谢组学差异比较
浙江省稻曲病流行因素分析及稻曲病白曲球菌株的鉴定
噻枯唑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柑橘溃疡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江西省晚粳稻稻曲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