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稻曲病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2页
    1 水稻稻曲病的研究概况第13-20页
        1.1 稻曲病的危害及分布第13-15页
        1.2 稻曲病菌生活史和病害循环第15-17页
        1.3 稻曲病菌的致病过程第17-19页
        1.4 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第19页
        1.5 稻曲病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第19-20页
        1.6 稻曲病的防治第20页
    2 真菌病毒研究概论第20-31页
        2.1 真菌病毒的起源与复制第20-21页
        2.2 真菌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第21-22页
        2.3 真菌病毒的脱毒第22-23页
        2.4 真菌病毒的主要类群第23-29页
            2.4.1 真菌DNA病毒第23-24页
            2.4.2 真菌dsRNA病毒第24-26页
            2.4.3 真菌ssRNA病毒第26-28页
            2.4.4 真菌逆转录RNA病毒第28-29页
        2.5 真菌病毒对寄主的影响第29-30页
        2.6 同种真菌中真菌病毒多样性第30-31页
    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第二章 稻曲病菌株中dsRNA的检测及分析第32-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1.1 培养基第32页
        1.2 酶和试剂第32-33页
        1.3 仪器和设备第33页
        1.4 稻曲病菌菌株的分离和收集第33-35页
        1.5 稻曲病菌菌丝的培养和收集第35页
        1.6 dsRNA提取及检测第35-36页
        1.7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第36页
        1.8 利巴韦林脱病毒处理第36-37页
        1.9 高温脱病毒处理第37页
        1.10 分生孢子携带病毒检测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2.1 198株稻曲病菌菌株所含dsRNA分析第37-40页
        2.2 分生孢子携带病毒的频率第40-41页
        2.3 原生质体再生菌株dsRNA检测第41-42页
        2.4 利巴韦林和高温脱病毒处理第42-4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3-47页
第三章 稻曲病菌株GX-1中真菌病毒的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第47-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59页
        1.1 菌株第47页
        1.2 培养基及试剂第47-48页
        1.3 酶和试剂盒第48页
        1.4 载体和引物第48-49页
        1.5 仪器和设备第49-50页
        1.6 总RNA的提取及DNA的去除第50-51页
        1.7 dsRNA提取第51页
        1.8 病毒全长序列的克隆第51-56页
            1.8.1 随机引物cDNA克隆第51-52页
            1.8.2 dsRNA 5’-和3’-端克隆第52-54页
            1.8.3 序列拼接和系统进化分析第54-56页
        1.9 Northern杂交第56-58页
            1.9.1 电泳、转膜及固定第56-57页
            1.9.2 探针标记第57页
            1.9.3 杂交第57-58页
            1.9.4 杂交信号的产生和检测第58页
        1.10 RT-PCR检测病毒的序列的多样性第58-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70页
        2.1 稻曲病菌菌株GX-I中7条dsRNA的基因组序列分析第59-65页
            2.1.1 dsRNA-L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第60-61页
            2.1.2 dsRNA-M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第61-65页
            2.1.3 dsRNA-S的序列分析第65页
        2.2 UvRV-1 strain GX-1和UvRV4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第65-68页
        2.3 UvRV1 strain GX-1和UvRV4在稻曲病菌中的分布第68-70页
        2.4 病毒UvRV1基因组序列多样性分析第70页
    3 小结与讨论第70-72页
第四章 UvRV1 strain GX-1和UvRV4对寄主的影响第72-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2-77页
        1.1 菌株第72页
        1.2 培养基及试剂第72页
        1.3 载体和引物第72-74页
        1.4 稻曲病菌菌株的潮霉素标记第74页
        1.5 稻曲病菌菌株GX-1中真菌病毒的水平传染第74-75页
        1.6 dsRNA提取第75页
        1.7 总RNA的提取及DNA的去除第75页
        1.8 RT-PCR检测病毒第75-76页
        1.9 生长速度的测定第76页
        1.10 产孢量的测定第76页
        1.11 致病力的测定第76-77页
            1.11.1 供试水稻的栽培和管理第76-77页
            1.11.2 接种体制备第77页
            1.11.3 接种时期和方法第77页
            1.11.4 病情调查与统计第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6页
        2.1 标记菌株筛选第77-78页
        2.2 稻曲病菌菌株GX-1中真菌病毒的水平传染能力第78-82页
            2.2.1 对峙培养20天的水平传染情况第79-80页
            2.2.2 对峙培养50天的水平传染情况第80-82页
        2.3 UvRV1 strainGX-1和UvRV4对寄主的影响第82-86页
            2.3.1 UvRV1 strain GX-1和UvRV4对寄主菌落形态的影响第82-83页
            2.3.2 UvRV1 strain GX-1和UvRV4对寄主生长速度的影响第83-84页
            2.3.3 UvRV1 strain GX-1和UvRV4对寄主产孢量的影响第84页
            2.3.4 UvRV1 strain GX-1和UvRV4对寄主致病力的影响第84-8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86-88页
第五章 稻曲病菌菌株HP-30中病毒的研究第88-10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93页
        1.1 菌株第88页
        1.2 培养基及试剂第88-89页
        1.3 载体和引物第89页
        1.4 酶和试剂盒第89-90页
        1.5 仪器和设备第90页
        1.6 dsRNA的提取第90页
        1.7 病毒的全长克隆第90页
        1.8 序列拼接和系统进化分析第90-92页
        1.9 稻曲病菌菌株HP-30中真菌病毒的水平传染第92页
        1.10 生长速度的测定第92-93页
        1.11 产孢量的测定第93页
        1.12 致病力的测定第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101页
        2.1 稻曲病菌菌株HP-30中dsRNA的基因组序列分析第93-95页
        2.2 UvPV2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第95-97页
        2.3 稻曲病菌菌株HP-30中真菌病毒的水平传染第97-98页
        2.4 UvPV2对寄主菌落形态的影响第98页
        2.5 UvPV2对寄主生长速度的影响第98-99页
        2.6 UvPV2对寄主孢子产量的影响第99-100页
        2.7 UvPV2对寄主致病力的影响第100-101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01-10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22页
附录1 DNA片段的凝胶回收与纯化第122-123页
附录2 病毒基因组cDNA片段的克隆测序第123-124页
附录3 UvRV1 strain GX-1的全基因组序列第124-127页
附录4 UvRV4的全基因组序列第127-129页
附录5 UvPV2的全基因组序列第129-131页
附录6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车载摄像机的车辆压线与变道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云环境下基于MapReduce的查询优化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