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自然病圃的评价及基因定位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1页
    1.1 水稻稻瘟病概述第13-16页
        1.1.1 水稻稻瘟病的危害第13-14页
        1.1.2 水稻稻瘟病的侵染机制第14页
        1.1.3 水稻稻瘟病的抗病机理第14-15页
        1.1.4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概述第15-16页
    1.2 水稻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第16-30页
        1.2.1 植物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第16页
        1.2.2 QTL定位原理第16-17页
        1.2.3 QTL定位群体第17-18页
            1.2.3.1 初级定位群体第17-18页
            1.2.3.2 次级定位群体第18页
        1.2.4 DNA分子标记第18-19页
        1.2.5 QTL定位方法第19-20页
        1.2.6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第20-27页
            1.2.6.1 水稻抗稻瘟病的遗传分析第20页
            1.2.6.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第20-24页
            1.2.6.3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第24-27页
        1.2.7 鉴定稻瘟病抗性的方法第27-28页
            1.2.7.1 人工接种鉴定法第27-28页
            1.2.7.2 田间稻瘟病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第28页
        1.2.8 抗稻瘟病基因的育种应用第28-30页
    1.3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评价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效果和应用前景第31-49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2-38页
        2.2.1 材料第32-33页
        2.2.2 方法第33-38页
            2.2.2.1 田间种植第33-34页
            2.2.2.2 抗性基因的稻瘟病自然病圃鉴定标准第34-35页
            2.2.2.3 水稻叶片DNA提取以及SSR标记检测第35-36页
            2.2.2.4 分子标记开发第36-37页
            2.2.2.5 试验材料构建和技术路线第37-3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8-45页
        2.3.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第38-39页
        2.3.2 不同抗性基因家系在水稻全生育期的稻瘟病广谱抗性第39-45页
    2.4 讨论第45-49页
        2.4.1 稻瘟病抗性鉴定的方法第45-47页
        2.4.2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广谱抗性评价第47-48页
        2.4.3 广谱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意义第48-49页
第三章 利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广谱抗稻瘟病QTL第49-59页
    3.1 引言第49-50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50-51页
        3.2.1 材料第50页
        3.2.2 双亲和BC3F1群体稻瘟病抗性表型鉴定方法第50页
        3.2.3 SSR分析第50-51页
        3.2.4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和数据分析第5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1-56页
        3.3.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51-53页
        3.3.2 表型数据分析第53-54页
        3.3.3 R287/细麻线的BC3F1群体抗稻瘟病QTL定位和效应分析第54-56页
    3.4 讨论第56-59页
        3.4.1 自然稻瘟病病圃鉴定广谱稻瘟病抗性QTL第56-57页
        3.4.2 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相关QTL的比较第57页
        3.4.3 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70页
附录第70-73页
    附录 1第70-72页
    附录 2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银行行为与经济周期波动:来自银行家调查问卷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