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OGCP、OsDXR和OsRPA3α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稻瘟病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学研究第12页
        1.2.2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研究第12-14页
    1.3 相关候选基因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1 α-酮戊二酸/苹果酸载体蛋白研究第14页
        1.3.2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研究第14-15页
        1.3.3 DNA复制蛋白A的研究第15-16页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16页
    1.5 RACE技术第16-17页
    1.6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17页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候选基因表达量分析第19-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9页
        2.1.1 植物材料和菌株第19页
        2.1.2 主要试剂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3页
        2.2.1 材料准备第19-20页
            2.2.1.1 水稻幼苗的种植第19页
            2.2.1.2 稻瘟病菌的活化、培养及孢子悬浮液的配制第19-20页
            2.2.1.3 水稻幼苗接种和叶片采集第20页
        2.2.2 目的基因mRNA序列的获得第20页
        2.2.3 水稻叶片总RNA的提取第20-21页
        2.2.4 cDNA的合成第21-22页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第22页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第22-2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2.3.1 水稻幼苗接种稻瘟病菌“四川-43”第23-24页
        2.3.2 水稻总RNA的鉴定第24页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24-26页
    2.4 讨论第26-27页
第三章 候选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7-43页
    3.1 实验材料第27页
        3.1.1 植物材料第27页
        3.1.2 主要试剂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36页
        3.2.1 候选基因编码区序列扩增第27-30页
            3.2.1.1 提取叶片总RNA第27页
            3.2.1.2 cDNA的获得第27页
            3.2.1.3 引物设计第27-28页
            3.2.1.4 目的片段扩增及回收第28-29页
            3.2.1.5 目的片段与pEASY~(TM)-Blunt Cloning Vector连接第29页
            3.2.1.6 连接产物转化Transl-T1感受态细胞第29-30页
            3.2.1.7 测序及序列分析第30页
        3.2.2 候选基因非编码区序列的扩增第30-33页
            3.2.2.1 提取云引和丽江新团黑谷叶片总RNA第30页
            3.2.2.2 cDNA的合成第30-31页
            3.2.2.3 候选基因RACE引物设计第31页
            3.2.2.4 目的基因5'UTR及3'UTR的扩增及回收第31-32页
            3.2.2.5 目的片段与pEASYTM-Blunt Cloning Vector连接及转化第32页
            3.2.2.6 测序及序列分析第32-33页
        3.2.3 候选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扩增第33-35页
            3.2.3.1 叶片总DNA的提取第33页
            3.2.3.2 启动子序列引物设计第33-34页
            3.2.3.3 启动子序列扩增及回收第34页
            3.2.3.4 目的片段与pEASY~(TM)-Blunt Cloning Vector连接第34页
            3.2.3.5 测序及序列分析第34-35页
        3.2.4 云引和丽江新团黑谷OsOGCP和OsDXR基因组序列的扩增第35-36页
            3.2.4.1 基因组序列引物设计第35页
            3.2.4.2 基因组序列扩增第35页
            3.2.4.3 目的片段与pEASY~(TM)-Blunt Cloning Vector连接第35页
            3.2.4.4 测序及序列分析第35-3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3.3.1 云引和丽江新团黑谷中目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和比对第36-37页
        3.3.2 云引中候选基因5'和3'非编码区序列扩增第37-38页
        3.3.3 云引和丽江新团黑谷中候选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比对第38-40页
        3.3.4 候选基因OsOGCP和OsDXR基因组结构分析第40-41页
        3.3.5 目的基因的进化树构建及分析第41页
    3.4 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候选基因植物过量表达载体、亚细胞定位载体和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第43-60页
    4.1 实验材料第43页
        4.1.1 菌株和质粒第43页
        4.1.2 植物材料第43页
        4.1.3 主要试剂第43页
    4.2 实验方法第43-52页
        4.2.1 候选基因过量表达载体和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第43-48页
            4.2.1.1 目的基因酶切位点分析第43页
            4.2.1.2 带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的扩增第43-45页
            4.2.1.3 目的片段与pEASy~(TM)-Blunt Cloning Vector连接及转化第45页
            4.2.1.4 目的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第45页
            4.2.1.5 双酶切含目的基因的阳性质粒及pCAMBIA1302空载体第45-47页
            4.2.1.6 目的片段与pCAMBIA1302载体的连接第47页
            4.2.1.7 连接产物转化与鉴定第47页
            4.2.1.8 过表达载体冻融法转化农杆菌第47-48页
        4.2.2 候选基因RNAi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8-52页
            4.2.2.1 带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的扩增及回收第48-50页
            4.2.2.2 目的片段与pEASY~(TM)-Blunt Cloning Vector连接及转化第50页
            4.2.2.3 目的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第50页
            4.2.2.4 RNAi干扰中间载体构建第50-51页
            4.2.2.5 候选基因RNAi干扰表达载体第二联构建第51-52页
            4.2.2.6 RNAi干扰表达载体冻融法转化农杆菌GV3101第52页
    4.3 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第52-53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4.4.1 植物过量表达载体和亚细胞定位载体的获得第53-56页
        4.4.2 植物干扰表达载体的获得第56-58页
        4.4.3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58-59页
    4.5 讨论第59-60页
第五章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附录第69-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郧阳凤凰灯舞的演变与传承
下一篇:长期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穹隆下器中ACE2和AT1R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