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中特征捆绑的作用
中学生人际信任、自我表露与同伴关系的研究
男性毒品戒断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体验: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
中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特征与家庭环境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一年级新生心理适应性的干预研究
毒品相关线索对海洛因成瘾者注意分配的影响
社会身份复杂性在群际关系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动机、职业价值观及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教育戏剧对改善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
情绪冲突中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的研究
不同注意条件下视觉线索对社会性注意的影响
多元文化经验对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
高中生的希望特质状况及其干预研究
高校毕业生主动性人格与就业能力认知的关系
语义范畴与加工水平对记忆刷新的影响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学校社区干预
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初中生脏话行为分析及其转化策略探究
正念冥想缓解高中生心理压力的应用研究
民族本质论、双文化认同整合与群体认同的相关研究--以回族、藏族大学生为例
沙盘游戏促进高中生人际关系能力发展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学习拖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研究
企业员工情绪智力对心理契约的影响研究
纯粹的记忆优势:来自所有权还是选择权?
教育戏剧在高一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投资者情绪对企业研发投资行为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经验证据
情绪和情绪调节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初中生心理资本、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完美主义、印象整饰与人际和谐的关系研究
高中教师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
青年人公平感的研究—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的修订与应用
高中生自我分化与家庭功能、自尊的关系研究
合唱经验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的影响
转型期家庭道德教育对儿童道德人格养成影响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某地区为例
基于行为心理的高层住宅建筑疏散空间环境研究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人格特质、心理契约对培训迁移的影响研究
弗洛姆健全人格思想探析
大学生人格偏离的特征和相关因素
2~3岁孤独谱系障碍儿童尾状核体积与重复刻板行为关系的研究
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的大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失独者悲伤调适及其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
不确定性容忍度对决策偏好的影响
青少年网络虚拟自我及其与现实自我差异的研究
多选题认知诊断测验编制及多策略的多选题认知诊断模型的开发
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认知诊断评估研究
基于展开反应机制的计算机化自适应人格测验研究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自我中心、社会支持的关系
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与工作记忆、推理能力的关系研究
不同类型运动对学龄儿童注意能力的影响
上一页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