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身份复杂性在群际关系中的作用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前言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的概念 | 第15-18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的理论界定 | 第15-17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的操作性定义 | 第17-18页 |
·影响社会身份复杂性的因素 | 第18-21页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18-19页 |
·人格特质 | 第19-20页 |
·情境因素 | 第20-21页 |
·社会文化 | 第21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与群际互动 | 第21-27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与群体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21-24页 |
·群际接触与社会身份复杂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24-26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是改善群体关系的重要方法 | 第26-27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的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7页 |
·计算机方法 | 第27-29页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29-3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不足 | 第29-30页 |
·缺乏本土化研究 | 第29页 |
·衡量外群态度的维度单一 | 第29页 |
·没有从接触的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 | 第29-30页 |
·忽略了社会文化因素 | 第30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 | 第3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 第30-31页 |
·研究方案 | 第31-32页 |
4 大学生重要社会身份的探究 | 第32-36页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页 |
·研究对象和程序 | 第32页 |
·研究工具 | 第32-33页 |
·重要社会身份 | 第32页 |
·社会身份重要性评定 | 第32-33页 |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5 大学生社会身份复杂性改善外群态度的验证性研究 | 第36-41页 |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研究工具及程序 | 第36-38页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6 社会身份复杂性在群际互动中的作用 | 第41-47页 |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研究对象 | 第41页 |
·研究工具及程序 | 第41-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7 总讨论与结论 | 第47-51页 |
·总讨论 | 第47-49页 |
·大学生重要社会身份及其意义 | 第47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外群态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社会身份复杂性是改善群体关系的重要方法 | 第48-49页 |
·本研究的结论 | 第49页 |
·本研究的特点 | 第49-50页 |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