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现状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脏话行为 | 第10-12页 |
·行为转化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对脏话行为的转化有利于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 第13-14页 |
·对初中生脏话行转化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 | 第14页 |
·对初中生脏话行为的转化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 第14-15页 |
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脏话行为 | 第15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 | 第15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转化 | 第15-17页 |
3 初中生脏话行为的测量和分析 | 第17-26页 |
·研究工具 | 第17页 |
·研究假设 | 第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研究程序 | 第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8-2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3-26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的性别差异 | 第23-24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的城乡差异 | 第24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的年级差异 | 第24-25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的成绩差异 | 第25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的情绪性功能 | 第25-26页 |
4 初中生脏话行为的干预研究 | 第26-31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8页 |
·被试 | 第26页 |
·施测 | 第26页 |
·研究设计 | 第26-27页 |
·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和实施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差异比较 | 第28页 |
·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 第28-29页 |
·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 第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在认知性上的变化 | 第29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在情境性上的变化 | 第29-30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在经历性上的变化 | 第30页 |
·初中生脏话行为在环境性上的变化 | 第30-31页 |
5 初中生脏话行为转化的策略探究 | 第31-39页 |
·调整初中生对脏话行为的认知图式 | 第31-32页 |
·通过条件作用习得行为来转化初中生的脏话行为 | 第32-35页 |
·培养初中生合理调适情绪的能力 | 第35-39页 |
·让初中生通过调节情绪来转化脏话行为 | 第35-36页 |
·教育初中生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来减少脏话行为 | 第36-37页 |
·给予初中生积极关注,努力营造一个积极文明的语言环境 | 第37-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中文参考文献(按拼音排序) | 第41-43页 |
英文参考文献(按字母排序)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54页 |
附录一 中学生脏话行为问卷 | 第45-47页 |
附录二 脏话行为的监督卡 | 第47-48页 |
附录三 相关团辅课程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