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心理咨询中的帮助—当事人与咨询师的对比研究
社会排斥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探究
西方现代身体的本源性回转--从维柯到后现代的身体叙事
性别幻影—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美学初探
晚清时期船山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马克思人学变革研究
论弱势群体的制度伦理关怀
知行不一:关系性资源分配中的道德虚伪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即时情绪对职业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
价值观、心理成本和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英雄联盟对生理疼痛及社会疼痛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核心变量研究
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
面孔刺激材料特征对孤独症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
解释水平对得失框架下跨期选择的影响
创新思维发生机制探究
社交焦虑者对正性表情面孔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
小学阶段寄宿对中学时期孤独感的影响
亲密关系中的感同身受--依恋风格与伴侣关系内情绪反应的研究
初中生感知到的数学家庭作业质量、数学控制感对数学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作用
小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的编制--基于IRT展开模型
大学生公正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城乡青少年抑郁症状及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调查--以湖南省长沙市及岳阳县为例
金钱提升控制感水平--以社会资源理论为视角
越努力越幸福:工作投入对工作家庭增益的作用
视觉空间线索对动画学习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期望—价值、情境兴趣对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论社会规则构建的人性基础
为人与为学:王阳明致良知教的提出--以江西剿匪平叛经历为中心
中国和北美文化背景下暗示型平面性诉求广告心理效果的比较研究
小学儿童自豪情绪非言语行为表达的发展及具身自豪情绪对任务坚持性的影响
个体化视域下的农村基督教发展--河南朱庄调查与思考
民国时期汉口佛教正信会研究(1929-1949)
风险信息类型、时间和情绪对环境风险认知的影响
反刍对情绪敏感性的影响
亲密他人参照效应--来自ERPs的证据
共情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挫折情境对外显自尊及内隐自尊影响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效能与成就动机关系的影响
汝城宗祠文化中的风水思想研究
大学生后见之明偏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左右结构对称汉字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研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建议者权力类型对建议采纳的影响机制
秦汉生态审美研究
古代甘肃道教人物辑考--以《道藏》为中心
陈献章哲学思想研究
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以感通理论为中心
东南亚国家建构中的伊斯兰教因素研究--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例
上一页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