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建议者权力类型对建议采纳的影响机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35页
    2.1 建议采纳第12-21页
        2.1.1 JAS 研究范式第12-13页
        2.1.2 影响建议采纳程度的因素第13-17页
        2.1.3 建议采纳的内部机制第17-19页
        2.1.4 建议采纳的测量第19-20页
        2.1.5 建议折扣效应第20-21页
    2.2 权力第21-31页
        2.2.1 权力的概念第21页
        2.2.2 权力理论第21-24页
        2.2.3 权力操作范式第24-31页
    2.3 社会交换理论第31-32页
    2.4 保护动机理论第32-33页
    2.5 认知失调理论第33-35页
3 问题提出第35-37页
    3.1 以往研究局限第35-36页
    3.2 本研究的构思第36-37页
4 研究假设第37-41页
    4.1 建议者亲/离社会型权力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第37-38页
    4.2 信任和恐惧的中介作用第38-39页
    4.3 对个体认知失调和满意度的影响第39-41页
5 预实验权力启动的操纵检验第41-43页
    5.1 目的和程序第41-42页
    5.2 结果分析第42-43页
6 实验一 以学生为被试验证权力类型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第43-49页
    6.1 目的和程序第43页
    6.2 测量工具第43-44页
    6.3 结果分析第44-48页
        6.3.1 描述性统计第44-45页
        6.3.2 信任和恐惧的中介作用第45-46页
        6.3.3 认知失调和满意度的变化第46-48页
    6.4 讨论第48-49页
7 研究二 公司组织背景下权力类型对建议采纳的影响机制第49-56页
    7.1 目的和程序第49页
    7.2 测量工具第49-50页
    7.3 被试第50-51页
    7.4 结果分析第51-55页
        7.4.1 描述性统计第51-52页
        7.4.2 信任和恐惧的中介效应检验第52-53页
        7.4.3 亲社会权力组和离社会权力组在认知失调和满意度上的差异第53-55页
    7.5 讨论第55-56页
8 总讨论第56-61页
    8.1 结果分析讨论第56-58页
    8.2 研究意义第58-59页
        8.2.1 理论意义第58-59页
        8.2.2 实践意义第59页
    8.3 不足与未来展望第59-61页
9 研究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76-77页
附录第77-86页
后记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汉生态审美研究
下一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