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1-12页 |
2. 金钱启动 | 第12-16页 |
2.1 金钱启动的理论 | 第12-14页 |
2.1.1 社会资源理论 | 第12-13页 |
2.1.2 自足理论 | 第13页 |
2.1.3 心理定势理论 | 第13-14页 |
2.2 金钱启动的方法 | 第14-16页 |
2.2.1 混词造句任务 | 第14页 |
2.2.2 金钱影像 | 第14-15页 |
2.2.3 金钱有关问题 | 第15页 |
2.2.4 金钱本身 | 第15页 |
2.2.5 回忆/朗读/编写与金钱有关的经验或故事 | 第15-16页 |
3. 控制感 | 第16-21页 |
3.1 控制感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3.1.1 控制感 | 第16页 |
3.1.2 控制点理论 | 第16页 |
3.1.3 生命控制感理论 | 第16页 |
3.1.4 次要控制理论 | 第16-17页 |
3.1.5 可协调命运观 | 第17页 |
3.1.6 控制感补偿理论 | 第17-18页 |
3.2 影响控制感的因素 | 第18-19页 |
3.2.1 年龄 | 第18页 |
3.2.2 性别 | 第18页 |
3.2.3 健康程度 | 第18页 |
3.2.4 能力与学历 | 第18页 |
3.2.5 社会经济地位 | 第18-19页 |
3.3 控制感的功能与作用 | 第19-21页 |
3.3.1 影响身体健康水平 | 第19页 |
3.3.2 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 第19页 |
3.3.3 影响认知方式 | 第19-21页 |
4. 问题提出 | 第21-23页 |
4.1 有研究的不足 | 第21页 |
4.2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1-23页 |
5. 实验一 | 第23-26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23页 |
5.2 实验假设 | 第23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5.3.1 被试 | 第23页 |
5.3.2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5.3.3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5.3.4 实验过程 | 第24页 |
5.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5.5 讨论 | 第25-26页 |
6. 实验二 | 第26-31页 |
6.1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6.2 实验假设 | 第26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6.3.1 被试 | 第26页 |
6.3.2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6.3.3 实验设计 | 第27页 |
6.3.4 实验程序 | 第27页 |
6.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6.5 讨论 | 第29-31页 |
7. 总讨论 | 第31-36页 |
7.1 金钱启动对控制感的影响 | 第32-33页 |
7.2 控制感与金钱渴望程度的关系 | 第33-34页 |
7.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34页 |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34-35页 |
7.5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3页 |
附录一 | 第43-45页 |
附录二 | 第45-47页 |
附录三 | 第47-48页 |
附录四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