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基于混合特征选择的水稻抗病基因预测研究
利用MAS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
利用Pi9基因与MAS技术培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系及杂交种
湖南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水稻品种抗瘟基因型推定
SRBSDV诱导水稻挥发物的变化及其对白背飞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水稻稻瘟病分级检测技术
国际水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稻瘟病生防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控效果评价
冬种作物对冬季稻田和翌年早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不同小麦品种上麦蚜及其寄生蜂的发生动态研究
吉林省公主岭地区亚洲玉米螟种群化性遗传结构分析
亚洲玉米螟硫氧还蛋白基因的分子鉴定
玉米穗腐病病原鉴定、产毒条件及田间防控研究
玉米根萤叶甲围食膜相关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Tctex1及其与动力蛋白中间链复合物结构解析和相互作用分析
农药和天敌对麦蚜种群结构和内外竞争的影响
基于多组学技术稻水象甲低温适应分子机制
普通小麦黑胚病抗性的遗传解析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2与水稻蛋白OSK和GID2的互作研究
甘肃省甘谷地区小麦条锈菌和白粉菌周年动态及传播路径的分析
水稻抗瘟QTL定位及Pi-ta和Pi-b基因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小麦凝集素激酶TaLecRK-Ⅳ.1基因的作用和由纹枯病诱导的小麦基因发展的分子标记
三种稻飞虱(灰飞虱、裼飞虱、白背飞虱)对温度胁追耐受性的比较
广西玉米甘蔗根围寄生线虫鉴定及玉米孢囊线虫生物学研究
水稻白叶枯病菌PX099~A中趋化受体基因的突变研究
广西水稻根围寄生线虫鉴定与潜力生防菌杀线虫活性检测
水稻基因表达对环境因素、激素及稻瘟病菌处理的应答
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胁迫下的二化螟转录组分析及差异性表达的热激蛋白研究
小檗碱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机制分析
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遗传及其对几种常用药剂的抗性分析
玉米黑粉菌现场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稻瘟菌氨基酸通透酶(MoGAP1)的生物功能研究
新疆北部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及玉米螟优势天敌控害效益评价
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影响研究
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Q327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分析
白背飞虱卵黄原蛋白和TOR基因克隆、表达模式和功能研究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生殖的影响因素及StMAT1-1基因功能分析
井冈霉素诱导ILP2调控褐飞虱雌虫生殖和种群变化的机制
长江中下游稻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和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
小麦骨干亲本周8425B白粉病成株抗性QTL定位
麦长管蚜气味结合蛋白原核表达及结合特性分析
白背飞虱水状唾液蛋白质组学分析及Mucin基因功能研究
不同镰孢菌侵染玉米茎部的效能分析
基于碳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亚洲玉米螟寄主来源研究
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冬温度阈值和早春病害预测及病菌孢子的田间传播研究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进化机制及XA23与HR功能相关的重要氨基酸的分析
稻瘟菌干扰水稻钾离子通道抑制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
灰飞虱糖转运蛋白6在水稻条纹病毒侵染中肠上皮细胞中的作用
禾谷镰刀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和泛素化相关基因FgUbx5的功能研究
低温胁迫下病原菌对玉米种子的致病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