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1.1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1.1 抑菌植物资源 | 第12-13页 |
1.1.2 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13-14页 |
1.1.3 抑菌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1.2 小檗碱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2.1 小檗碱的生物活性 | 第15-16页 |
1.2.2 小檗碱在农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概况 | 第16-21页 |
1.3.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 | 第17-18页 |
1.3.2 病原 | 第18页 |
1.3.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机理 | 第18-20页 |
1.3.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1.5 研究的总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2.1 材料 | 第22-23页 |
2.1.1 植物病原菌菌株 | 第22页 |
2.1.2 培养基 | 第22页 |
2.1.3 供试主要试剂和水稻品种 | 第22-23页 |
2.1.4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3页 |
2.2 方法 | 第23-34页 |
2.2.1 病原菌的活化与培养 | 第23页 |
2.2.2 小檗碱对Xoc的抑菌活性测定 | 第23-25页 |
2.2.3 小檗碱对Xoc细胞结构和细胞膜通透性的测定 | 第25-27页 |
2.2.4 小檗碱对Xoc生物膜形成和胞外物质合成的测定 | 第27-30页 |
2.2.5 小檗碱对Xoc菌体能量代谢的测定 | 第30页 |
2.2.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在小檗碱作用下的转录组分析 | 第30-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9页 |
3.1 小檗碱对Xoc的抑菌活性 | 第34-37页 |
3.1.1 小檗碱对Xoc的抑菌作用 | 第34页 |
3.1.2 小檗碱对Xoc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 第34-35页 |
3.1.3 小檗碱对Xoc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4 小檗碱对Xoc致病力的影响 | 第37页 |
3.2 小檗碱对Xoc菌体细胞结构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37-43页 |
3.2.1 小檗碱对Xoc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2 小檗碱对Xoc培养液电导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3 小檗碱对Xoc培养液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4 小檗碱对Xoc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5 小檗碱对Xoc细胞内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小檗碱对Xoc生物膜形成和胞外物质合成的影响 | 第43-47页 |
3.3.1 小檗碱对Xoc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 小檗碱对Xoc生物膜合成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3 小檗碱对Xoc胞外多糖的影响 | 第45页 |
3.3.4 小檗碱对Xoc胞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45-46页 |
3.3.5 小檗碱对Xoc分泌胞外酶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 小檗碱对Xoc菌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1 小檗碱对病菌MDH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2 小檗碱对Xoc丙酮酸含量的影响 | 第48页 |
3.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在小檗碱作用下的转录组分析 | 第48-59页 |
3.5.1 测序结果概况 | 第48-50页 |
3.5.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50-51页 |
3.5.3 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51-53页 |
3.5.4 GO富集分析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第53-55页 |
3.5.5 KEGG富集分析 | 第55-56页 |
3.5.6 KEGG富集分析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第56-58页 |
3.5.7 测序结果的RT-PCR验证 | 第58-59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9-66页 |
4.1 讨论 | 第59-63页 |
4.1.1 小檗碱对Xoc的抑菌活性 | 第59页 |
4.1.2 小檗碱对Xoc细胞结构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4.1.3 小檗碱对Xoc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4.1.4 小檗碱对Xoc生物膜合成的影响 | 第61-62页 |
4.1.5 小檗碱对Xoc胞外物质合成的影响 | 第62页 |
4.1.6 小檗碱对Xoc菌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62-63页 |
4.1.7 小檗碱对Xoc分泌系统的影响 | 第63页 |
4.1.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小檗碱的胁迫反应 | 第63页 |
4.2 结论 | 第63-65页 |
4.2.1 小檗碱对Xoc的抑菌活性 | 第63-64页 |
4.2.2 小檗碱对Xoc细胞结构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64页 |
4.2.3 小檗碱对Xoc生物膜形成和胞外物质合成的影响 | 第64页 |
4.2.4 小檗碱对Xoc菌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64页 |
4.2.5 病菌在小檗碱作用下的转录组分析 | 第64-65页 |
4.3 创新点 | 第65页 |
4.4 后续研究设想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