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非稻田生境对稻田生境内生态效益的影响 | 第10-13页 |
1.2.1 水稻免耕期 | 第10页 |
1.2.2 田埂 | 第10-11页 |
1.2.3 其他 | 第11-13页 |
1.3 冬种作物 | 第13-15页 |
1.3.1 中国南方常见的冬种作物 | 第13-14页 |
1.3.2 种植不同冬种作物对稻田生境的影响 | 第14-15页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冬种作物对冬季及翌年早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第17-32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7-18页 |
2.1.1 实验地概况 | 第17页 |
2.1.2 样地设置 | 第17页 |
2.1.3 调查时间和方法 | 第17-18页 |
2.1.4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30页 |
2.2.1 不同冬种作物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组成 | 第18-22页 |
2.2.2 不同冬种作物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动态 | 第22-30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2.3.1 结论 | 第30-31页 |
2.3.2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冬种作物对翌年早稻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发生动态的影响 | 第32-48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3.1.1 实验地概况 | 第32页 |
3.1.2 样地设置 | 第32页 |
3.1.3 调查时间和方法 | 第32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3.1.5 物种优势度等级及类群划分 | 第32-3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3.2.1 不同冬种作物田翻耕前节肢动物害虫和天敌的群落多样性 | 第33-35页 |
3.2.2 不同冬种作物田天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时空动态 | 第35-40页 |
3.2.3 不同冬种作物田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及天敌控害效果 | 第40-46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3.3.1 结论 | 第46页 |
3.3.2 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