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稻瘟菌干扰水稻钾离子通道抑制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5页
    1.1 植物抵御病原菌策略第13-20页
        1.1.1 组成型防御第13-14页
        1.1.2 植物免疫系统第14-18页
        1.1.3 系统获得抗性第18-20页
    1.2 植物效应蛋白研究进展第20-24页
        1.2.1 细菌效应蛋白第20-21页
        1.2.2 真菌效应蛋白第21-23页
        1.2.3 卵菌效应蛋白第23-24页
    1.3 钾营养对植物-病原菌互作影响第24-30页
        1.3.1 钾营养的重要性第24-25页
        1.3.2 钾的吸收和运输第25-28页
        1.3.3 钾吸收和转运的调控第28-29页
        1.3.4 钾及钾转运系统在植物-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第29-30页
    1.4 稻瘟病第30-34页
        1.4.1 稻瘟菌的侵染循环过程第30-32页
        1.4.2 稻瘟菌效应蛋白第32-33页
        1.4.3 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第33-34页
    1.5 本研究课题的立题依据与意义第34-3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5-59页
    2.1 实验材料第35-37页
        2.1.1 水稻材料与培养第35-36页
        2.1.2 烟草材料第36页
        2.1.3 菌株和动物细胞系第36-37页
        2.1.4 基因号第37页
    2.2 实验方法第37-57页
        2.2.1 植物DNA、总RNA与总蛋白的提取第37-39页
        2.2.2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9-41页
        2.2.3 载体构建第41-45页
        2.2.4 WesternBlot第45-48页
        2.2.5 酵母双杂交第48-49页
        2.2.6 原核表达蛋白与pull-down实验第49-51页
        2.2.7 原生质体制备与转化第51-52页
        2.2.8 烟草注射与瞬时表达第52-53页
        2.2.9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第53-54页
        2.2.10 稻瘟病接菌第54-55页
        2.2.11 活性氧(ROS)积累检测第55页
        2.2.12 植物钾含量测定第55-56页
        2.2.13 钾营养耗竭实验第56-57页
    2.3 本研究中所用到的引物序列第57-5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9-84页
    3.1 引言第59页
    3.2 AvrPiz-t与OSAKT1的胞内区互作第59-63页
        3.2.1 酵母双杂交检测AvrPiz-t与OsAKT1的互作第59-61页
        3.2.2 GSTpull-down验证AvrPiz-t与OsAKT1的互作第61页
        3.2.3 AvrPiz-t与OsAKT1在植物体内的的互作第61-63页
    3.3 AvrPiz-t对OSAKT1生理功能的影响第63-67页
        3.3.1 AvrPiz-t抑制OsAKT1介导的内向钾电流第63-65页
        3.3.2 AvrPii不影响OsAKT1的电生理活性第65-67页
    3.4 AvrPiz-t转基因水稻钾吸收能力降低第67-69页
    3.5 OSAKT1在抵御稻瘟菌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第69-73页
        3.5.1 OsAKT1在稻瘟菌侵染过程中被诱导表达第69页
        3.5.2 osakt1突变体的鉴定与表型分析第69-71页
        3.5.3 OsAKT1RNAi株系的构建与表型分析第71-73页
    3.6 AvrPiz-t能够与OSCIPK23竞争结合OSAKT1胞内区第73-76页
        3.6.1 AvrPiz-t不影响OsAKT1的蛋白稳定性第73页
        3.6.2 AvrPiz-t可以干扰上游调控蛋白OsCIPK23与OsAKT1的结合第73-76页
    3.7 OSCIPK23是水稻防御稻瘟菌侵染的正调控因子第76-81页
        3.7.1 OsCIPK23在稻瘟菌侵染过程中被诱导第76-77页
        3.7.2 oscipk23突变体鉴定与表型分析第77-79页
        3.7.3 OsCIPK23基因编辑株系的构建与表型分析第79-80页
        3.7.4 osakt1与oscipk23钾吸收与ROS积累动态分析第80-81页
    3.8 较高K~+浓度能够增强稻瘟菌抗病性第81-84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84-89页
    4.1 AvrPiz-t结合OSAKT1并抑制OSAKT1介导的钾吸收第84页
    4.2 AvrPiz-t可能干扰上游调控蛋白对OSAKT1的激活第84-85页
    4.3 OSAKT1与OSCIPK23是稻瘟病抗性反应中的正调控因子第85-86页
    4.4 较高的钾水平有利于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第86页
    4.5 病原菌侵染扰乱植物细胞内的离子平衡第86-87页
    4.6 AvrPiz-t功能的多样性第87-88页
    4.7 下一步研究计划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作者简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灰飞虱糖转运蛋白6在水稻条纹病毒侵染中肠上皮细胞中的作用
下一篇:杂草稻的特性鉴定及与栽培稻和野生稻的演化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