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35页 |
1.1 小麦赤霉病与禾谷镰刀菌 | 第14-19页 |
1.1.1 小麦赤霉病 | 第14-15页 |
1.1.2 小麦赤霉病菌的种类及病害流行 | 第15-16页 |
1.1.3 禾谷镰刀菌的基因组测序 | 第16页 |
1.1.4 禾谷镰刀菌转录组测序 | 第16-17页 |
1.1.5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 第17-19页 |
1.2 组蛋白乙酰化研究进展 | 第19-30页 |
1.2.1 真核基因组调控和染色质修饰 | 第19-20页 |
1.2.2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 第20-21页 |
1.2.3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 | 第21-29页 |
1.2.4 组蛋白乙酰化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中的作用 | 第29-30页 |
1.3 UBX蛋白 | 第30-33页 |
1.3.1 UBX蛋白家族 | 第30-32页 |
1.3.2 UBX蛋白和其他辅助因子调控Cdc48/p97的功能 | 第32-33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3-3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二章 禾谷镰刀菌HATS对生长发育及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影响 | 第35-5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5-38页 |
2.1.1 供试菌株和质粒 | 第35页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5-36页 |
2.1.3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方 | 第36-3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8-46页 |
2.2.1 禾谷镰刀菌培养、保存及产孢 | 第38页 |
2.2.2 禾谷镰刀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8-39页 |
2.2.3 PCR技术 | 第39页 |
2.2.4 DNA克隆 | 第39-41页 |
2.2.5 禾谷镰刀菌总RNA的提取 | 第41-42页 |
2.2.6 HATs基因敲除和互补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子的验证 | 第42-43页 |
2.2.7 基本生长情况测定 | 第43页 |
2.2.8 渗透压和氧化胁迫敏感性测定 | 第43页 |
2.2.9 分生孢子形态及产量测定 | 第43-44页 |
2.2.10 有性生殖测定 | 第44页 |
2.2.11 DON毒素产量测定 | 第44页 |
2.2.12 致病力测定 | 第44-45页 |
2.2.13 Westernblot分析 | 第45-46页 |
2.2.14 统计分析 | 第4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2.3.1 生物信息学鉴定禾谷镰刀菌HATs基因 | 第46-47页 |
2.3.2 构建4个HATs基因的缺失和互补菌株 | 第47-48页 |
2.3.3 基本生长情况测定 | 第48页 |
2.3.4 渗透压敏感性测定 | 第48-49页 |
2.3.5 分生孢子形态和产量测定 | 第49-50页 |
2.3.6 有性生殖能力测定 | 第50页 |
2.3.7 致病力测定 | 第50-51页 |
2.3.8 DON毒素产量测定 | 第51-52页 |
2.3.9 Westernblot分析FgSAS3和FgGCN5的组蛋白乙酰化靶标 | 第52-53页 |
2.4 讨论 | 第53-55页 |
第三章 禾谷镰刀菌HATS基因FGGCN5和FGSAS3的代谢调控研究 | 第55-63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55页 |
3.2.1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第5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3.3.1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第55-56页 |
3.3.2 差异表达基因中的转录因子筛选 | 第56-59页 |
3.3.3 差异表达基因中的次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59-60页 |
3.3.4 差异表达基因中有性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0-61页 |
3.3.5 差异表达基因中致病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1页 |
3.4 讨论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禾谷镰刀菌泛素化相关基因FgUbx5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63-73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63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6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3-71页 |
4.3.1 FgUbx5基因的获得及蛋白结构域分析 | 第63-64页 |
4.3.2 构建FgUbx5基因的敲除和互补菌株 | 第64-65页 |
4.3.3 基本生长情况测定 | 第65-66页 |
4.3.4 分生孢子形态及产量测定 | 第66页 |
4.3.5 渗透压敏感性的测定 | 第66-67页 |
4.3.6 细胞抑制剂敏感性测定 | 第67-68页 |
4.3.7 活性氧代谢测定 | 第68-69页 |
4.3.8 有性生殖能力测定 | 第69页 |
4.3.9 DON毒素产量测定 | 第69-70页 |
4.3.10 接种小麦的致病力测定 | 第70-71页 |
4.4 讨论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禾谷镰刀菌泛素化相关基因FgUbx5的代谢调控研究 | 第73-80页 |
5.1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73-75页 |
5.2.1 FLAG和GFP标签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 | 第73-74页 |
5.2.2 FLAG和GFP标签融合蛋白菌株的构建 | 第74页 |
5.2.3 亲和捕获质谱实验 | 第74页 |
5.2.4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 第74-7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5-78页 |
5.3.1 蛋白泛素化水平测定 | 第75页 |
5.3.2 FgUbx5的互作蛋白研究 | 第75页 |
5.3.3 免疫共沉淀验证FgUbx5的互作蛋白 | 第75-76页 |
5.3.4 △FgUbx5突变菌株的转录组分析 | 第76-78页 |
5.4 讨论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作者简历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