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论熊十力新旧“唯识”思想的转变
宼谦之道教改革
佛学影响下的新青年--1919-1937年佛学与新思潮的关系研究
朱熹传道活动研究
王安石道学思想研究
中日两国自然观的差异--以神话传说为中心
“唯识”理论中的“名言”问题初探--以《成唯识论》为中心
南北朝后期的星占学术
吊庄移民地区回汉民族关系和宗教变迁研究--在宁夏银川月牙湖乡的考察
金字塔铭文中的奥西里斯神话
阿维森纳灵魂学说初探
16-17世纪科学方法与神学方法的比较
路德的“两个国度”神学观--以德国农民战争为例
考察科学与基督教的一种整合关系模型--以斯温伯恩的“上帝存在假说”论证为案例
武士新岛襄的基督教之路
杜齐《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研究
道家与道教思想史批判--一种现象学神学研究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
华北沦陷区基督教会研究--以卫理公会为中心(1937-1945)
宗教与冷战初期的美苏外交研究(1945-1953)
释僧祐研究
六到七世紀僧人輿政治--以個案研究為中心
天台圆教的超越与综合--以“一心三观”的三种结构为中心
赞宁《宋高僧传》研究
宗教养老服务事业的可持续性研究--以辽宁省天主教修女院为例
《阿毘达磨俱舍论·界品》翻译与极微论研究
出家不出世:隋唐时期比丘尼的世俗性特征
禅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明清佛教丛林子孙化宗法化现象研究
《金刚经》与禅宗思想影响的研究
Buddhist Hell and Filial Piety:a Study of 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Hell in Indian and Chinese Buddhis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ilial Piety
昆明地区近代天主教历史探析
不同宗教信仰视野下的傣族生活习俗比较研究
“性觉”之研究--以吕澂对《大乘起信论》的批判为中心
新宗教的扩张与宗教世俗化--社会变迁视角下韩国以马内利教会在上海的发展
“三教合一”东山寺研究
奥尔波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适用性探讨--以佛教徒和基督徒对比为例
基督教福音派与美国“总统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以该计划在乌干达的实施为例
《佛说四十二章经》义理研究
《十地经论》研究
元谋县傈僳族地区基督教发展研究
蒙自当代佛教研究
欧阳渐的以佛摄儒思想--以《中庸传》为中心
白苏力德祭祀管理研究
晚清民初长沙官方祭祀初探(1840-1927)
上帝与祖宗的对话:中国基督教家庭的婚礼实践与家文化研究
民间信仰庙宇的治理逻辑与技术--对湖南省三个庙宇存续问题的实地研究
文化视角下的东正教教堂--以15-16世纪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著名东正教教堂例
宁王朱权的崇道及其道教贡献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