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6页 |
| 一、 问题提出 | 第6-7页 |
| 二、 关于奥尔波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的研究综述 | 第7-14页 |
| 三、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前期准备性研究 | 第16-23页 |
| 一、 原英文量表的翻译 | 第16-19页 |
| 二、 对原宗教取向二分在佛教中适用性的初步探讨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适用性研究 | 第23-36页 |
| 一、 访问对象和方法 | 第23-24页 |
| 二、 名词、概念共通性 | 第24-27页 |
| 三、 内在宗教取向的内容研究 | 第27-29页 |
| 四、 外在宗教取向的内容研究 | 第29-31页 |
| 五、 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是否有明确的分界线 | 第31-33页 |
| 六、 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的应用——是否可以用宗教来解释信徒的行为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佛教徒和基督徒其它方面的差异 | 第36-40页 |
| 一、 访问对象和方法 | 第36页 |
| 二、 感受和心境方面的差异 | 第36-37页 |
| 三、 信仰方面的差异 | 第37-39页 |
| 四、 佛教徒和基督徒的区分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探讨 | 第40-45页 |
| 一、 奥尔波特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不适用性 | 第40-42页 |
| 二、 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中的思维惯性 | 第42-44页 |
| 三、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4-45页 |
| 注释 | 第45-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1 原英文各量表 | 第51-55页 |
| 附录2 问卷全文 | 第55-58页 |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