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 | 第12-20页 |
一、 《十地经》 | 第12-14页 |
(一) 《十地经》概述 | 第12-13页 |
(二) 《十地经》影响 | 第13-14页 |
二、 《十地经论》 | 第14-19页 |
(一) 《十地经论》作者——世亲 | 第14页 |
(二) 世亲的思想 | 第14-15页 |
(三) 《十地经论》流传译本 | 第15-19页 |
三、 《十地经论》与印度佛学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十地经论》的思想 | 第20-33页 |
一、 《十地经论》十地说 | 第20-29页 |
二、 《十地经论》六相思想 | 第29-31页 |
三、 《十地经论》缘起说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十地经论》与地论师 | 第33-42页 |
一、 地论师的形成 | 第33-34页 |
二、 地论师的分裂 | 第34-42页 |
(一) 地论师南派简说 | 第34-36页 |
(二) 地论师北派简说 | 第36页 |
(三) 地论师对于佛性思想的分歧 | 第36-38页 |
(四) 地论师对于心识思想的分歧 | 第38-41页 |
(五) 地论师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十地经论》与华严宗 | 第42-48页 |
一、 地论师与华严宗联系 | 第42-45页 |
二、 《十地经论》中六相思想与华严宗“法界缘起”的联系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