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禅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第一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第10-14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 研究原因与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三、 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2页
            (二) 综合法第12页
            (三) 访谈法第12-14页
第二章 禅宗思想概述第14-28页
    第一节 禅宗的形成与流传第14-17页
        一、 禅的历史渊源与中国化第14-16页
            (一) 菩提东渡的达摩禅第14页
            (二) 禅的“一花五叶”与“五家七宗”第14-15页
            (三) 慧能的中国禅第15-16页
        二、 禅宗经典概述第16-17页
    第二节 禅宗思想的内涵第17-28页
        一、 禅宗的心性论第18-20页
        二、 禅宗的本体论第20-21页
        三、 禅宗的自性论第21-22页
        四、 禅宗的佛性论第22-24页
        五、 禅宗的开悟论第24-28页
第三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概述第28-42页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第28-29页
        一、 人本主义的宗旨第28页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第28-29页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主要理论第29-42页
        一、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第29-32页
            (一) 自我实现理论第30页
            (二) 需要层次理论第30-32页
        二、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第32-34页
            (一) 自我的概念第32页
            (二)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第32-33页
            (三) “以人为中心疗法”第33-34页
        三、 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第34-36页
            (一) 罗洛-梅的“存在本体论”第35页
            (二) 完整的人格理论第35-36页
            (三) 存在心理治疗第36页
        四、 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学第36-37页
            (一) 布根塔尔的学说总论第36-37页
            (二) 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学”第37页
            (三) 对布根塔尔存在分析心理学的评价第37页
        五、 超个人心理学第37-39页
            (一) 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第37-38页
            (二) 代表学者及其理论第38-39页
            (三) 对超个人心理学的评价第39页
        六、 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第39-42页
第四章 禅宗思想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第42-78页
    第一节 《坛经》中重点概念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第42-50页
        一、 《坛经》第42页
        二、 《坛经》中的重点“概念”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第42-50页
    第二节 禅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理论第50-64页
        一、 禅宗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第50-59页
            (一) 禅宗开悟与马斯洛高峰体验理论第50-53页
                第一,禅的“顿悟”起源与内涵第50-51页
                第二,马斯洛高峰体验的概念与内涵第51页
                第三,“顿悟”与“高峰体验”状态特征的相似之处第51-53页
            (二) 禅宗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第53-59页
        二、 禅宗与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第59-62页
            (一) 禅宗与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第59-61页
                第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内涵第59页
                第二,禅的人性观与“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第59-60页
                第三,参公案与非指导性原则第60-61页
                第四,修行目的与个人形成第61页
            (二) 禅宗的教育观与罗杰斯教育观第61-62页
        三、 禅宗与罗洛-梅、布根塔尔的人本心理学第62-64页
            (一) 禅宗与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第63页
            (二) 禅宗与布根塔尔的“本真”存在分析心理学第63-64页
    第三节 禅的公案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第64-72页
        一、 禅宗公案第64-65页
        二、 公案里的人本智慧第65-72页
    第四节 与禅修者访谈第72-78页
        (一) 研究目的第72页
        (二) 研究对象第72-73页
        (三) 访谈内容与方法第73页
        (四) 访谈结果第73-78页
            第一,关于问题“你为什么修(研究)禅”第73-74页
            第二、关于问题“禅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第74页
            第三、关于问题“如何达到修行的目的”第74-75页
            第四,关于问题“有什么修禅的特殊心得么”第75-76页
            第五,关于问题“禅对你生活最大的影响是什么”第76页
            总结:与禅修者的对话中得到了哪些人本思想第76-78页
第五章 总结第78-81页
    第一节 禅宗与本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第78页
    第二节 中国化人本主义的思考第78-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附录第86-87页
    访谈问题第86页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流动摊贩综合治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不同心理弹性水平中学生的情绪词汇加工偏好及情绪表现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