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欧阳渐的以佛摄儒思想--以《中庸传》为中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6-10页
    一、欧阳渐的以佛摄儒思想的理论缘起第6-8页
    二、欧阳渐以佛摄儒思想的背景第8-9页
    三、欧阳渐以佛摄儒思想文本概述第9-10页
第一章 以《中庸传》的诠释为核心的思想会通第10-21页
    一、《中庸传》之以佛摄儒要点梳理第10-14页
        1. 何以以《中庸》入手:《中庸》代表儒学之系统第10页
        2. 本体层面上的会通——寂与隐第10-11页
        3. 事用层面上的会通——教、功夫、治天下第11-12页
        4. 以“狂狷中庸”否定“乡愿中庸”第12-14页
    二、以寂灭为本体基础的思想会通第14-20页
        1. 寂灭作为本体第14-16页
        2. 《中庸传》中谈“隐”之为本体第16-19页
        3. 儒佛同异:寂与隐的会通与不同第19-20页
    三、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欧阳渐的佛家立场第21-27页
    一、欧阳渐的以佛摄儒思想与其教法思想的关联第22-24页
        1. 欧阳渐的晚年定论——“证智无戏论,佛境菩萨行”第22-23页
        2. 欧阳渐的佛学思想会通儒家的理论基础——佛境菩萨行相合第23-24页
    二、欧阳渐与之前佛学思想家的会通思想的对比第24-27页
    三、小结第27页
第三章 欧阳渐的思想与儒门中人思想的关系第27-33页
    一、与程朱、陆王二脉的关系第28-29页
    二、与熊十力的关系第29-33页
        1. 熊十力对唯识学的改造第29-31页
        2. 熊十力与欧阳渐的反复论难第31-33页
    三、小结第33页
总结第33-37页
后记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注释第39-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育周边博客研究--现状、机制及策略
下一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加入心脏停搏液对大鼠离体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