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史论文

出家不出世:隋唐时期比丘尼的世俗性特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5页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7-9页
    二、 相关研究综述第9-14页
    三、 本文写作思路第14-15页
第一章 隋唐时期比丘尼的发展状况第15-26页
    第一节 隋唐比丘尼持续发展的背景第15-20页
    第二节 隋唐比丘尼的发展情况第20-26页
第二章 隋唐比丘尼世俗化的表现第26-71页
    第一节 政治生活第26-35页
        一、 礼敬君亲第27-30页
        二、 涉足官场与参与军事第30-35页
    第二节 经济生活第35-48页
        一、 敕赐受田与承担赋役第36-39页
        二、 遗产的传承方式第39-43页
        三、 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第43-48页
    第三节 宗教生活第48-55页
        一、 严酷戒律与时常违戒第48-53页
        二、 弃佛入道与纷纷还俗第53-55页
    第四节 社会生活第55-71页
        一、 比丘尼与本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第56-64页
        二、 比丘尼与封建世俗统治阶层的交往活动第64-67页
        三、 比丘尼及尼寺的社会公益活动第67-71页
第三章 隋唐比丘尼世俗化形成的原因分析第71-85页
    第一节 内部原因第71-77页
        一、 隋唐比丘尼尼源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第72-74页
        二、 佛教教团特权的衰弱第74-77页
    第二节 外部原因第77-85页
        一、 封建政权对佛教教团生活方式的影响第77-79页
        二、 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冲突与融合第79-85页
结语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班级生活质量提升与学生自主发展研究
下一篇:明代倭患背景下的闽东地区城市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