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熊十力新旧“唯识”思想的转变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认识论的转变 | 第11-23页 |
1.1 唯识学“识有境空” | 第11-18页 |
1.1.1 境是识所变 | 第11-15页 |
1.1.2 识依境而生 | 第15-18页 |
1.2 新唯识学“境识一体” | 第18-23页 |
1.2.1 境识同现 | 第18-20页 |
1.2.2 基于本心的所缘缘 | 第20-23页 |
第2章 本体论的转变 | 第23-30页 |
2.1 唯识学“体用二分” | 第23-26页 |
2.1.1 本种熏生习气 | 第23-24页 |
2.1.2 习气熏生新种 | 第24-26页 |
2.2 新唯识学“功能即本体” | 第26-30页 |
2.2.1 功能非种子 | 第26-28页 |
2.2.2 功能生生不息 | 第28-30页 |
第3章 生成论的转变 | 第30-41页 |
3.1 唯识学“能、所”变 | 第30-36页 |
3.1.1 三能变 | 第30-35页 |
3.1.2 缘起 | 第35-36页 |
3.2 新唯识学“恒转生成” | 第36-41页 |
3.2.1 翕辟成变 | 第36-38页 |
3.2.2 成物的五对范畴 | 第38-41页 |
第4章 本体的呈现 | 第41-48页 |
4.1 心、意、识的还原 | 第41-43页 |
4.2 顿悟、自证与本质直观 | 第43-45页 |
4.3 分析与综会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