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春秋纬》与汉代春秋学
生命的迷狂与神秘智慧--沈从文40年代创作与思想的另一面
张爱玲与英国文学
钱钟书文学思想研究
六朝文体思想研究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接受史研究
苏洵古文研究
“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
“四大副刊”与五四新文学
中国古代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之关系研究
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
当代城市文化中的漫游者、过渡场所与速度快感--论卫慧、棉棉、鸟青等作家作品中的人物与空间的文化意义
《文心雕龙》征引诸子文献考
《文心雕龙》引史部文献考述
论湘西巫傩文化与沈从文的文化意识
“学衡派”的治学路向研究
文人身份重构与晚明文学新变
新批评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虞集之生平与交游
宋初进士行卷与文学(960-1040)
“胡适批判”中大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心态研究
汉代文学中的日常生活
《吴越春秋》的奇幻特色
五四新文学的儿童本位观
文学视野下的《风俗通义》研究
多元视角下的网络文学研究简论
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
杨树达、杨伯峻叔侄《论语》注比较研究
桐城文派的一股清脉--论汪曾祺小说的“文气”
汉代教育制度与汉代文学创作
《文子》新探
唐前游仙文学研究
元代女性墓志铭研究
自我身份的建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自传书写研究
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
网络文学的审美问题研究
《世说新语》:从史传文学到唐传奇
沉重的飞翔—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与反思
异域守望者的记忆言说--新移民作家“中国记忆”文本研究
周密《齐东野语》研究
庾信文学思想研究
孟子文艺思想研究
“文学”与“文明”:周作人散文“反抗性”因素研究
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
断裂与建构:净明道的历史与文学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当代南阳作家群研究
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嬗变--以《萌芽》(1956-2006)为考察对象
《淮南子》历史事象研究
汉魏六朝咏鸟赋研究
上一页
[230]
[231]
[232]
[233]
[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