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永乐大典》征引小说考略
“通俗”的意义与限度--1985年文学期刊通俗化现象研究
二十世纪《庄子》白话译注初论
《幽明录》研究
论白马湖作家群的人道主义情怀
李德裕《穷愁志》研究
从政治到艺术的成功实践--新秧歌剧研究
论任访秋的公安派研究
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
《淮南子》与汉初文学
一体与异质--阶级论思维及其对十七年文学批评中异质理念的批判
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以四家诗为主要对象
《圣经》光照下的精魂--从文本寻找三毛的真实形态
“当代性”的意义与局限--《当代》(1979-2011)研究
她者的言说--新世纪底层文学中的女性写作
新时期初期文学场域与“伤痕文学”--论“伤痕文学”话语言说的制约因素
唐代河东裴氏与文学
艺术—审美视阈中的北宋道教与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新闻写作研究
秦朝帝王与秦朝文学研究
南宋文人的结盟风气及文学史意义研究--以“两浙地区”为中心
王充《论衡》的实用文写作理论研究
《汉文典·文章典》研究
罗黑芷文学创作论
谢无量《实用文章义法》研究
《文心雕龙·神思》写作理论的教学实践研究
《文心雕龙》“物色”观研究
《文选》论体研究
柳宗元知行观及其与文学创作关系之研究
从传播学解读《新青年》
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
李渔生活美趣研究
嵇康《圣贤高士传赞》研究
王俭诗文研究
被遗忘的文学生力军--20世纪30年代速写研究
《文选》书体研究
卢谌研究
象征主义与新文学死亡主题的发生--以《新青年》为考察中心
陆龟蒙《笠泽丛书》研究
鲁迅与莫言“复仇”叙事比较研究
支遁及其诗文研究
庾阐诗文研究
《抱朴子·内篇》仙道文学研究
论地域文化视野观照下的钦州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月刊研究
傅亮研究
《忆云词》笺注
中古神仙传记研究
嵇康论体文研究
上一页
[231]
[232]
[233]
[234]
[23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