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历史事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淮南子》的结构体系和材料运用 | 第14-28页 |
第一节 《淮南子》的结构体系 | 第14-19页 |
第二节 《淮南子》的说理材料及其分布 | 第19-28页 |
一 《淮南子》的说理材料 | 第20-25页 |
二 《淮南子》说理材料的分布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淮南子》历史事象的分类 | 第28-36页 |
第一节 按内容分类 | 第28-31页 |
一 事件事象 | 第28-30页 |
二 人物事象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按体裁分类 | 第31-36页 |
一 与神话相关联的历史事象 | 第31-34页 |
二 与寓言相关联的历史事象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淮南子》历史事象剖析——(上)事件事象 | 第36-48页 |
第一节 《淮南子》事件事象的材料来源 | 第36-41页 |
一 历史著作是《淮南子》事件事象取材的重要来源 | 第36-37页 |
二 诸子著作是《淮南子》事件事象取材的重要来源 | 第37-41页 |
第二节 《淮南子》事件事象的思想价值分析 | 第41-45页 |
一 治国思想 | 第41-44页 |
二 祸福思想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淮南子》事件事象的叙述艺术 | 第45-48页 |
一 叙述简繁相兼 | 第45-47页 |
二 叙述虚实相杂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淮南子》历史事象剖析——(下)人物事象 | 第48-62页 |
第一节 《淮南子》人物事象的分类 | 第48-56页 |
一 按道性分类 | 第49-52页 |
二 按身份分类 | 第52-56页 |
第二节 《淮南子》人物事象呈现的思想倾向 | 第56-58页 |
一 因循思想 | 第56-57页 |
二 齐物思想 | 第57-58页 |
第三节 《淮南子》人物事象的描写特点 | 第58-62页 |
一 人物的心理描写 | 第58-59页 |
二 人物的形态描写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