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陆游文研究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
陈独秀“文学革命”时期的思想研究--抒情传统与启蒙语境遭遇下的文学观
另种新文学:报人黄裳论--Focus on Journalist HuangShang
魏晋诔文研究
“小时代”的入口--《小时代》及其相关文化现象研究
香港文学:一种城市文学形态
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
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co-criticism Theory
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研究(1899-1949)
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史记》《汉书》的叙述学及其研究史
过渡时期的创作诉求--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文学研究
王九思及其杂剧、散曲创作研究
五四道德革命研究
文学教育与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试论20世纪80年代中学文学教育
清传奇作家徐昆生平行事考略
《黄氏女宝卷》研究
元好问南渡与其文学观念之形成研究
延安文人中的“国统区归来者”研究
穿行在艺术女神与经济巨人之间--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类畅销书生产研究
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
晋隋之际南北文学融合研究
文学大众化的想象与实践--沈从文现象与赵树理现象的对比研究
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审丑”观研究
晚清涉英文学中的英国形象--兼与日本同时期英国形象的比较
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建筑书写
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
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与小说研究
大众传媒视域下的郭敬明研究
中国生态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本土化建设的当代境况研究
泛文学视阈中的微博研究
皇甫湜研究
中书舍人与北宋诗文研究
古典美学中的清
理论·创作·启蒙--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文学道路简论
论苏雪林的新文学批评
革命身份的自我认同与困惑--丁玲解放区创作论
论林语堂的中年写作
试论《吕氏春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
“殺”字别义与古史颖案--先秦礼教传统管见
中国当代同性恋文艺作品的话语解读
论《史记》中士的文化—心理结构
论《新序》《说苑》《列女传》的共同点
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
文学中的财富书写--“新时期”一种文学类型的再考察
“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思想文学研究--以“阅读史”为方法的考察
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
上一页
[231]
[232]
[233]
[234]
[23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