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守望者的记忆言说--新移民作家“中国记忆”文本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中国记忆的书写缘起 | 第11-19页 |
·自我身份的确认 | 第11-13页 |
·原乡情感的怀旧 | 第13-15页 |
·逝去历史的牵扯 | 第15-16页 |
·精神家园的寻求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新移民作家的身份意义 | 第19-25页 |
·边缘人的双重视角 | 第19-21页 |
·跨文化的视域融合 | 第21-23页 |
·多向度的视野期待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中国记忆的历史关照 | 第25-33页 |
·日常的书写与延伸 | 第25-28页 |
·历史的虚妄与解构 | 第28-30页 |
·人性在历史中升华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中国记忆的审美诉求 | 第33-53页 |
·叙述视角的多重建构 | 第33-37页 |
·第一人称回顾叙事的双重视角 | 第33-35页 |
·叙述者和记述者的复杂存在 | 第35-37页 |
·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 | 第37-41页 |
·时间的复杂呈现 | 第37-39页 |
·空间的开放存在 | 第39-41页 |
·中西合璧的叙述语言 | 第41-45页 |
·方言化的写作 | 第41-42页 |
·混杂化的语言 | 第42-45页 |
·纷繁复杂的意象符号 | 第45-53页 |
·“水”的意象 | 第45-47页 |
·荒野意象 | 第47-49页 |
·教堂的意象 | 第49-53页 |
第五章 记忆言说的终极旨归 | 第53-63页 |
·理性审视意识 | 第53-56页 |
·温情批判意识 | 第56-59页 |
·问题反思意识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