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当代南阳作家群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上篇 从文化地理学看南阳作家群及其创作 | 第12-33页 |
一 南阳地理文化概述 | 第14-19页 |
(一)自然地理描述 | 第14-15页 |
(二)人文地理梳理 | 第15-17页 |
(三)当代人文景观 | 第17-19页 |
二 南阳作家群之群体风貌 | 第19-22页 |
(一)南阳作家群之内涵界定 | 第19页 |
(二)南阳作家群之发展沿革 | 第19-20页 |
(三)南阳作家群之群体现状 | 第20-22页 |
三 南阳代表作家创作概观 | 第22-33页 |
(一)乔典运对现实人性的深度挖崛 | 第22-25页 |
(二)田中禾对城乡变革的深刻剖析 | 第25-28页 |
(三)周大新对乡土民俗的艺术呈现 | 第28-31页 |
(四)其他南阳作家创作略论 | 第31-33页 |
下篇 从文化地理学看南阳作家群的形成 | 第33-59页 |
一 文化地理是孕育南阳作家的现实基础 | 第34-40页 |
(一)南阳作家群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 第34-36页 |
(二)南阳作家群赖以产生的文化之源 | 第36-37页 |
(三)南阳作家群赖以产生的重要条件 | 第37-40页 |
二 文化地理影响南阳作家的审美倾向 | 第40-47页 |
(一)相对独立的盆地背景催生的文学情怀 | 第40-42页 |
(二)地缘格局所造就的封闭而又开放的文学视野 | 第42-45页 |
(三)楚汉文化渊源决定的浪漫与厚重并存的文学基调 | 第45-47页 |
三 文化地理影响南阳作家的文学创作 | 第47-59页 |
(一)地理环境为作者提供了独特的创作素材 | 第48-52页 |
(二)地理环境是孕育文学艺术形象的源泉 | 第52-55页 |
(三)地理环境影响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